在新起点上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发布时间: 2018-11-11阅读次数:

 
  当前,高等教育强国(以下简称“高教强国”)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阶段,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高教强国建设已进入了从学术话语、局部政策全面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战略的新阶段,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了从搭建框架向整体施工转变的新阶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全方位部署,就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高教强国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的部署,在更高的站位上重新认识高教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思路和重点。
   一、立足新时代,深刻认识高教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
  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无论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还是一流团队、一流成果的打造,都只是高教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抓手。高教强国建设的根本价值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最有效地支撑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建设;高教强国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发展基础,又要突出重点领域、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在新的起点上理解和把握高教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应遵循的基本逻辑。
  1. 高教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两步走”新战略,清晰界定了两个目标年度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新坐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要求高等教育拥有更强大的支撑能力;推动大国外交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求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承的作用。“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新的形势要求高等教育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向支撑和引领并重转变。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高教强国是教育梦,也是中国梦。加快实现建设高教强国的目标,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了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以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基础,以一流本科教育和产教融合为重要抓手,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的总体思路。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教强国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战略,校准新坐标,抓准突破口,写好“奋进之笔”。在实现路径上,从教育系统自身的工作转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从注重高等教育自身的提高转向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高水平协调发展,从抓重点领域建设转向高等教育体系与功能的整体优化。
  2. 高教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首先,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确定新时期高教强国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根本任务的标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体现在外延方面,又体现在内涵上;既体现在结构要素上,亦体现在制度上,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①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中央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上水平、上层次的任务艰巨。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结构跟不上快速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③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充分,产教脱节、校企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科技支撑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④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充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着“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活力不足、自我运转的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这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高教强国建设就失去了历史方位,就缺少了完整意蕴。在新起点上做强高等教育,就要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为谋划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着力点,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将追求卓越与适应社会、重点建设与整体提高、提高效率与保障公平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进步、社会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其次,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当今世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调整,正在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增强高教强国的空间可比性和内涵真实性的关键。在新的起点上做强高等教育,就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支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以及所面对的参与世界舞台竞争的巨大挑战,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牢固程度、服务系列强国建设的支撑程度、与新战略的协调程度、支撑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竞争力度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高教强国的核心要义。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努力建设能够支撑国家战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不断使高等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二、贯彻新方略,坚定正确的高教强国建设方向与建设道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略,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高教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 坚持走中国特色高教强国之路。建设高教强国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无论是欧美模式、苏联模式还是日本模式,其成功的基础是本土化实践,其成功的内核无不深深地镌刻着民族基因的烙印。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学习借鉴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推进高教强国建设,必须始终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等教育战线的贯彻落实;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建设高教强国的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有国际影响、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2.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高教强国必须坚决破除规模扩张才是发展、大而全才能强等过时的观念,“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走出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才能树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的统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增强支撑国家战略的能力。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尊重规律与大胆创新的统一,保持高等教育体系对不断变化的挑战的应对能力。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在融入国际化大潮流中坚持中国特色,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维护公平正义,使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大众。
  3. 坚持把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发展的主线。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高教强国建设必须与国家整体发展的进程保持同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坚强支撑,更是实现高教强国建设目标的核心内涵。推进高教强国建设,必须把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重大使命,在深刻领会“两步走”新战略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部署,以及系统梳理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中心、世界一流大学等崛起、更替逻辑的基础上,把握高教强国的内在结构、时代性特征、动态化趋势和路径走向,努力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与国际高等教育潮流同行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推进高教强国建设,要把满足人民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量,扩大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受益面;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公平的水平作为战略重点,在促进地区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保障入学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习质量和学习结果的公平;把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以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监督与反馈体系,提供符合受教育者心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提高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以及教书育人上的作用。
  5.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动力。建设高教强国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是根本动力。没有改革上的新突破,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上的新跨越。推进高教强国建设,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坚持依法管理与依法办学并重,用法律来界定政府与高校的责任边界,用法律保障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用法律来约束政府管理与学校办学的行为规范,不断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实施监督体系,着力提升依法治教的水平。
    三、聚焦新需求,创新高教强国建设思路和举措
  高教强国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协调、创新是设计实施路径的重要原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高教强国建设,不应满足于就结构、质量、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国际化等的线性设计,而应把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全面提高与重点建设、国际化引领与信息化驱动、推进实践创新与夯实理论支撑等有效地统一起来,系统地推进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 重构高等教育体系,拓展高等教育功能。“从本质上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功能是体系的根本问题。当今时代,产业革命特别是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科类结构和能级结构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革命特别是知识爆炸与知识传播方式的变革,对高校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带来强烈冲击;泛在大学、慕课、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高等学校组织形态和类型结构;知识、技术、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以及终身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快速增长,正在对高等教育的功能提出巨大挑战。适应外部环境及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结构体系的调整,不断拓展高等教育的功能,无疑是现代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基本逻辑。一方面,要加强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着力推动建立内部分工有序、外部协调适应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构建优势互补、相互支撑、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学科发展体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建立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型高等学校类型,强化高等学校对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反应的敏感性和对多元化教育需求的适应性。
  2. 统筹推进高峰和高原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高教强国是“高峰”与“高原”的统一,其标志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基础在地方高等教育。只有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才能形成“高原隆起、高峰耸立”的可喜格局。这既是高等教育功能全面实现的需要,也是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把国家需求有效转化为大学的责任和发展动力,“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双一流”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夯实“高原”的路径,建立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机制,对地方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一视同仁,建设方案上同等要求、政策经费上同等覆盖;继续加强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发挥行业部委作用,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结合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构建地缘相近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机制。
  3. 重塑高等教育区域中心格局,培育和打造高等教育增长极。高教强国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贡献力的统一。近现代世界史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同步迁移、联动发展,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全面结合国家战略部署,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功能再造与全面提升,形成“全国有布局、区域有重点、地方有特色”的多元、多层次网络体系,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高教强国建设,要在更高站位上实现高等教育区域中心的合力布局。如面向国际前沿,以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区高校集群为主体,打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增长极的核心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一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以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高校集群为主体,打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增长级次级圈层,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区。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高校集群为主体,打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活跃单元,建设高等教育新兴发展区。同时,要聚焦需求、抓住关键,着力提升各区域中心的内涵和实力;优化机制、加强协同,着力增强各区域中心的发展活力。
  4. 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主动适应,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自我完善。围绕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主体活力三大任务,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着力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坚持“以本为本”,切实把大学的中心工作回归到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的理念落实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把大学的评价与资源配置体现在教学质量上。三是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高课程体系适应知识革命挑战能力、培养方式适应多元化需求的能力和教学手段保障质量的能力;探索“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紧密协同的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加速将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四是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双向发力,建构多元主体参与、责任与利益匹配的工作机制,凝聚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合力。
  5. 以高等教育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是高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新的起点上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要主动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纽带,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高校凝练方向、提高能力。一是在继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拓展与较薄弱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支持高校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开展高质量、高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职业院校与高质量的国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境外实习实训、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等项目。三是设立专项奖学金项目,为沿线国家培养有学历、懂汉语、掌握专业技能、熟悉中国国情的专业人才。四是依托高校特色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外语+专业”“专业+外语”或“专业+外语+互联网技术”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五是完善孔子学院布局,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汉语国际推广和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6. 推进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引发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高等教育正处于分化、重构和变革中。高等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程度,是高教强国时代特征的重要内涵。一要深刻认识新技术对国际高等教育格局的革命性冲击,从战略高度抓好布局,抢占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新的制高点。二要深刻认识泛在大学等新样态的发展趋势,积极谋划重塑高等教育体系的思路,引导高校直面挑战与机遇,重新考虑自己的存在价值、位置以及发展道路,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在非对称性竞争中赢得优势。三要深刻认识网络革命与大数据的发展对高校组织结构的冲击,及时推进大学组织、治理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四要深刻认识智慧学习革命的兴起对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挑战,认清教与学将发生的革命性变革,提高个性化教育的水平。五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人的职业发展的挑战,有效调试大学核心职能的实现方式,拓展面向终身学习的功能。
  7. 强化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夯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支撑。实现高教强国的目标,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实践,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思想的指导作用和科学理论的支撑作用。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位、方向和方略;亦要重视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增强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既符合国际经验又具有开创性的领域。在充分肯定其在促进决策科学化、推动事业健康发展以及繁荣教育理论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理论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发挥仍不够充分。突出的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战略研究不足。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态势等的研究缺乏基于国情、文化等多因素的深度分析;对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与教育的联动关系缺乏基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系统研究;对经济圈等新态势对教育的影响,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东北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湄公河经济区建设等的研究跟进不及时。二是基于问题导向和科学方法支撑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潘懋元先生指出,教育理论的源泉是教育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和现实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这三条源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理论来源于实践,包括历史上的实践、外国的实践和我们自己正在进行的实践。应该说,在这三个方面还都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特别是在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中国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丰富教育实践的理论化解释等方面,还面临艰巨的任务。三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和群体分布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呈现出典型的精英话语体系特征,教育行政机构以及依托学科优势的少数高校,居于高等教育政策和学术的话语顶端,在课题、成果、奖励以及综合影响力等方面,有很高的显示度和话语权。这一状况,符合国情,也符合学科制度化建设的规律。但其局限性是无法回应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需求,来自基层乃至一般院校的经验和认知难以得到有效表达和充分关照。
  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应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提升对策研究的有效性。大力提倡“研究真问题、做好真文章”,推动决策咨询研究从“经验-决策”范式向“实证-决策”范式转变,做到站位有高度,研究有深度,分析有精度,认识有新度,策略有效度,使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实证支撑、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有路径可行”。二是优化学术导向,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广泛性。各级课题管理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和支持一般院校开展研究,各级社团组织应鼓励和支持具有行业、类型和层次特色的院校学术群体的活动,各高校应大力提升本校的院校研究水平。努力争取在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中国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丰富教育实践的理论化解释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者:刘国瑞,辽宁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