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期(总第5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 2018-04-08阅读次数:

湖北省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7年第2期(总第5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7年6月
   
 
*              中 心 事 记
*              研 究 成 果
*              研 究 动 态
 
 
 

中心事记
 
 
 
1.成功素质教育展厅落成。2017年5月25日,学校“成功素质教育”展厅落成并迎来了首批参观者。该展厅分设8个板块,分别是“前言”、“大事记”、“理论体系”、“理论成果”、“实践模式”、“实践成效”、“成功校友”、和“社会影响”,全面地展示了成功素质教育的发展演变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学校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2.教育部领导来中心调研。2017年4月10日下午,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改处李轶群、马晓刚两位领导和湖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王文森处长等一行来我校调研,期间参观了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在调研座谈会上,李轶群处长对武昌理工学院创新推行的成功素质教育高度赞赏,并表示教育部简报要进行经验推广,他鼓励该校继续积极参与改革创新实践。
3.《创新素质培育教程》大纲的修订。2017年4月12日上午,中心组织全体人员对《创新素质培育教程》大纲进行进一步研讨修改,并分章安排了编撰任务;下午,颜海、罗建国、黄红霞等参与赵校长主持的研讨会,对《创新素质培育教程》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
4.迎接各级领导来校调研考察。2017年5月25日,落实刘延东、杜青林同志对武昌理工学院课题研究报告批示精神座谈会在我校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杨崇汇,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田玉科,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刘未鸣,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仲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秦昌威,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学敏等领导出席。会议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绍高主持。
     座谈会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对武昌理工学院课题研究报告的重要批示,并结合实际,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进行了研讨。与会人员讨论认为,刘延东副总理、杜青林副主席的重要批示精神,是对广大民办高校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也为促进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座谈会上,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讲话,他指出,批示反映了中央对湖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充分肯定,武昌理工学院的办学得到了社会认可,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很不简单也很不容易,省政府将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武昌理工学院等民办高校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杨崇亮作会议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武昌理工学院在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践。
    中心全体人员全程参与接待,并指导参观成果素质教育展厅。
5.“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正式挂牌。2017年6月18日上午九时,武昌理工学院办学20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校梅南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安排多项授牌仪式。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为“武昌理工学院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授牌,颜海教授受聘为“武昌理工学院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院长。
 
 
研究成果
 
 
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创新
赵作斌 颜海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然而我国大学推行素质教育成效不大,主要原因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缺乏科学有效的实践模式。破解大学素质教育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实现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上的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论;实践模式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标志着素质教育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此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历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文件以及历次制定的“五年”规划,无不强调这一战略主题。
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成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理论上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甚至在诸如素质、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上也没有达成共识。破解素质教育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实现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上的重大突破。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成功素质教育是大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其理论体系包括素质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等三部分。
(一)素质理论
素质理论是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点,更是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石。构建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必须首先明确素质概念、素质属性以及素质形成发展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
1.素质概念新解
素质概念是素质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础和素质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素质概念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梳理,以及对现有不同素质定义的评析,并结合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笔者认为,素质是人的通过先天潜质的开发和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外在表现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品质。
该素质定义包含了如下新的要义:
第一,素质是人特有的品质。素质源于人的先天潜质的开发和后天知识的内化,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体现。这是素质概念指代上的转变:从古汉语中的指物到教育学意义上的专指人。
第二,素质同主体人不可分离。素质是具象的,素质一定是某个主体人(个体或团体)的素质,不存在脱离主体人的抽象的素质。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根本上体现为素质的差异。素质既是人特有的品质,同时又必须与主体人融为一体,不可分离。
第三,素质是人的内在的基本品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同时,素质是人的根本特质,决定人的外在表现,诸如言行等。尽管人的单个行为并非完全受素质的支配,但人的整体的、惯常的外在表现必定反映其素质状况。
第四,素质形成于潜质的开发和知识的内化,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途径。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潜质转化为素质必须通过开发。开发就是基于潜质差异,通过诱导、激发、挖掘等手段,将潜质激活的过程;或者说,开发就是在发现主体人潜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从而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知识是素质形成的源泉,知识转化为素质必须经过内化,或者说素质是知识内化的产物。内化是指主体人将人类的知识通过记忆、理解、消化、吸收并与其潜质融合反应从而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过程。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的相互作用,促进主体人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依据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主体人的素质是由观念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五大素质体系构成的。这五大素质体系均是在开发主体人先天潜质的基础上并对知识内化的产物。其中,观念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整个素质体系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品德素质起着定向和调控作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则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五大素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主体人的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素质还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内隐性和外显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共性和个性等基本属性。
2.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新探
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是素质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它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方向,对进一步创新高校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表明:潜质和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途径。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可表述为:主体人素质的高低与其潜质的开发以及知识的内化程度正相关。
这一规律也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SZ∝D(p)·I(k)   (p>0,k>0) 【其中,SZ-主体人素质;p-潜质、k-知识、 D(p)-潜质开发; I(k)-知识内化】
潜质的“开发”与知识的“ 内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潜质开发越充分,越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同时,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潜质的开发。通过开发内化的互动交融,促使主体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主体人素质形成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正规性、阶段性和被动性等特点。它是主体人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二是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实践出真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工作及人生阅历当成学习的过程,通过社会阅历的增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升自身素质。
三是环境影响。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人际间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任何人的成长,尤其是品德素质的形成发展都会受到其成长时空中各种信息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四是自我“内省”。内省泛指主体人有意识地进行旨在凝练和吸取经验教训、整理思路、净化思想、建构或重构内在认知体系等自我反思和修炼过程。内省是内化的重要形式,是素质特别是观念、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上的重大决策,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然而,时至今日,有关素质教育的定义、本质、基本原则以及基本观念等基本理论问题仍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严重困扰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1.素质教育新的界定
依据我们提出的素质的定义,素质教育是指以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素质形成发展规律为前提,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这一素质教育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点:
一是素质教育不能以传承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这一目的的转变不仅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指明了素质教育不仅针对基础教育,而且针对高等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强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背离这一目的就不是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素质形成发展规律为前提。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就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应各有所侧重。基础教育阶段应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重在培育他们的基础素质。通过引导、激发,创设自由创想的学习氛围,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生活的生存能力。而不能违背他们这一阶段的成长规律,揠苗助长。无可置疑,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是人才就必定要在各自领域做出成就,取得成功。换句话说,成功者一定是人才。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成功素质。遵循素质形成发展规律,实行开发内化,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扎实的通适素质和突出的创新素质。实施开发内化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不开发内化,主体人的素质不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当然就不可能实现提高素质这一根本目的。
总之,不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素质形成发展规律的教育,决不是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上的不同。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把传承知识当成教育的目的,认为知识决定命运,奉行“知识本位”;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素质的培育,提升人的素质才是教育的目的,认为素质决定命运,倡导“素质本位”。基于“知识本位”的应试教育,沿用的是传授、仿效的教学模式;基于“素质本位”的素质教育,必须实行开发内化的教学模式。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在观念上实现由应试教育的“知识本位”向素质教育的“素质本位”的彻底转变。
3.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教育原则是教育实践的行为准则。促进人的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更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全面发展,二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是是整体性的发展,也就是观念、品德、能力、身心诸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缺一就不完整。全面发展是对所有人的一种共性要求。个性发展是指每个生命个体由其先天基因所决定的潜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发挥,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是残缺的;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畸形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既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实现人的个性发展。
(三)成功素质教育理论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基于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在探索成功价值规律和把握现代大学教育规律及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大学素质教育理论。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使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从专业素质、通适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维度协同培养大学生成功素质,促进大学生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并为其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含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根本要求。
这里的成功是指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的实现。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生目标实现都是成功,唯有对社会和主体人发展有进步意义、能够体现社会价值和主体人人生价值的目标实现才是真正的成功。显然,成功具有目的性、积极性和价值性等基本属性。
追求和实现成功必然促进社会发展;追求和实现成功的人越多,成功值越高,社会发展就越快,这就是成功价值规律。成功价值规律决定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功。
通过深入考察成功现象,不难发现:主体能否取得成功,通常取决于环境、机遇和成功素质三大因素。成功素质即主体人在思想、品德、能力、身心等方面具有的追求卓越的品质。显然,在环境和机遇相同的情况下,决定成功的因素必定是成功素质。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成功素质,在适宜环境和机遇下,必定成功。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成功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成功素质不仅仅包括专业素质,而且还包括通适素质和创新素质。因此,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由专业教育的“一维”模式向素质教育的“三维”模式转变。
 
二、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
依据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构建的成功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可以概括为“1+4”模式。其中,“1”指的是一个基本模式即“三维”人才培养模式;“4”指的是四个子模式,分别是“全息”德育模式、“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和“素质学分制”评价模式。在这里,仅仅论及基本模式与素质学分制评价模式。
(一)基本模式——“三维”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从三个维度,以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过硬、通适素质扎实、创新素质突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制度安排。
“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实现大学成功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专业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潜质开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内化为专业观念、专业品格、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高低可以通过专业素质测评来衡量。专业素质测评主要是测评学生专业知识内化的程度。测评既看重学生学习结果,也看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将形成性(平时)评价与终结性(期末)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内化过程中实现专业素质的提高。
通适素质是指适应不同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素质,是大学生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通适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为重点,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成功内省、博览群书以及实施“素质导师制”的新体制、“全息”德育模式、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测评等系列举措,实现学生通适素质的整体提升。
创新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创新品德、创新能力、创新心理的教育。通过设置创新学分,开设创新素质培育课程,以及举办成功素质教育成果展示节和大学生创新成果拍卖会等系列举措,实现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三维”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统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无论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是培养规格的确定,以及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毕业学分规定等无不体现“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二) 评价模式——“素质学分制”
“素质学分制”是一种以素质为价值定位、以素质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评定和学业管理的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素质测评、素质学分及其构成体系以及素质学分的制度体系等。
1.素质测评
素质测评是在搜集、分析和处理测评对象素质表征信息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测评程序、测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是否内化教学内容以及内化程度的评价方式。其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素质、通适素质和创新素质三个维度的测评,即“三维素质评价”。每一维度都有具体的测评目标、测评指标、测评程序、测评手段和方法。其中,素质考试是对学生专业素质测评的重要方式。
2.素质学分及其构成体系
素质学分不同于传统的“学分”,它是建立在素质测评基础上,将素质测评的成绩转换成反映学生在既定时空条件下特定素质状况的一种计量单位。
依据三维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素质学分体系由专业素质学分、通适素质学分和创新素质学分三大体系构成。
3.素质学分制的制度体系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通适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系统的素质学分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制、刚性素质学分制、弹性素质学分制、重修重评制等。
传统学分制基于专业教育的一维模式,以知识为价值定位;素质学分制基于素质教育的三维模式,以素质为价值定位。传统学分制采用的是一元评价,单纯看重学业完成的量;素质学分制采用的是多元评价,既看重学业完成的量,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竭的动力,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创立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将在大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瞿振元.面向现代化,素质教育再出发【N】.人民日报,2017年5月4日第18版
【2】刘献君.在不断研究探索中深化大学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6)
【3】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4】赵作斌.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2年6月
【5】颜海.20年咬定素质教育“不偏航”——武昌理工学院闯出大学素质教育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18日第04版
 
 
 
 
 
 
 
 
 
 
 
 
 
 
 
 
 
 
 
研究动态
 
 
瞿振元: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成为公认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有些方面的改革探索还没有触及根本,要用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办法来解决。面向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再出发。需从四方面加强相应的工作: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着眼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着眼于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作者系中国高教学会会长)
【梅南论坛】思品素质测评:高校德育新探索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重要职责。然而,多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在德育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除了社会因素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佳,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
武昌理工学院坚持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办党放心、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在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思品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是对人的先天潜质的开发以及对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言行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品质,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是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后天开发内化创新程度正相关。因此,大学生思品素质的形成需要教师开发,更需要学生自身内化。践行才是大学生思品素质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人的思品素质都会外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通过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对学生思品素质得到科学和准确的认识,从而使学校能够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调整工作重点,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在工作中精准发力,提升工作精细化水平,这对于高校提高大学生思品素质整体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系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大学素质教育的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
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学素质教育起始于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对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社会转型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与冲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期待以及彻底解决高等教育的沉疴与积弊等,都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深刻认识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将大学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依托与支撑。
(作者张德祥,系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卢晓中:教育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在不同的教育领域实际上还有些许差异,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指涉是明确且有共识性,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这一关系仍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以致大学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大学素质教育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现代性要素的生成与增长,培养其现代素质,应当是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教育责任。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向包括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的综合发展、人的适应与创造的一致性发展。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