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2期(总第1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 2018-04-08阅读次数:

 

湖北省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6年第1-2期(总第1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6年6月
【编者按】2014年,我校成功获批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两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预期研究成果。中心通过编辑出版工作简报宣传报道交流相关研究情况,敬请关注。
 
 
 
       
 
*              中 心简 介
*              中 心 大 事 记
*              研 究 项 目
*              研 究 成 果
*              研 究 动 态
 

 
中心简介
 
 
2014年6月,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鄂教科函[2014]12号),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立项建设,被列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Ø 中心组织结构
为配合各项建设工作,本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以及“三所”、“三室”、“三中心”等组织机构。其中,学术委员会由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是中心的学术决策机构。中心还设主任1人,负责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副主任3人,分别主持本中心三个研究方向的工作。此外,根据本中心三个研究方向需要,特设立3个研究所,即,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所;大学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所;大学素质教育学生素质评价模式研究所,分别负责相应方向的研究工作。为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设立了“三室”——中心办公室、资料室、大学素质教育督导室,为研究活动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支持。学素质教育实训中心、大学素质教育测评中心、大学素质教育数据中心,简称“三中心”则是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设立。
Ø 中心建设目标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依托,确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民办大学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民办大学素质教育学生素质评价模式研究三个方向。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基地,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素质评价模式,建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学素质教育咨询中心”。其中五年目标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成为社会“抢手”人才,杰出校友不断涌现,武昌理工学院成为全国知名的一流民办高校;争取获批国家重大课题立项,争取获得国家级奖项;申报并争取成功获批大学素质教育硕士点;申报并争取成功获批国家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等。
Ø 中心建设意义
该中心建设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完整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系统的理论参考。实践价值是,探索系统的大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范例。示范价值表现为,本中心创立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将对我省及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促使素质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地”。
 
 
中心大事记
 
 
 
1.2014年6月4日,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鄂教科函[2014]12号),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我校“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立项建设,被列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2.2014年9月,我校将“素质学分制研究”申报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课题。
3.2014年11月28日,我校第五届成功素质展示节,历时八个月后,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胜利闭幕。
4.2015年4月10日下午,我校第六届成功素质展示节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隆重举行。本次展示节将分为七个主题进行展示,分别为专业素质教育展区、非专业素质教育成功展区、学生特长展区、创新主题展区、创业主题展区、成功校友展区和缤纷社团展区。
5.2015年4月,我校进一步开展了“博学题库”的建设可开发。为鼓励和引导学生读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学校设置了“博览群书”实训项目,并配套开发了博览群书在线测试软件。
6.2015年6月5日,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湖北省委专职副主委王耀辉带队,率领民盟盟员专家组成调研组,专程赴武昌理工学院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研讨论证等方式,就“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民办教育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并针对民办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民办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7.2015年6月23日下午,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武昌理工学院、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承办的湖北省2015年大学生创新成果拍卖会在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全省34所高校的共49件大学生创新成果参与拍卖,84家企业公司参与竞拍。据了解,对全省大学生创新成果进行拍卖,这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属于首次。
8.2015年10月15日下午,湖北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经管实践教学联席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以“强化民办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合作,建设民办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主题,我校作为轮值主席承办该会议。武汉工商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等10余所民办高校(独立院校)近40名经管学科专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实践教学。 
9.2015年10月15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六届大学生成功素质展示节学生成果展区正式开门迎客。成果展共分为7个主题展区,包括专业素质展区、非专业素质教育成果展区、学生特长展区、创新主体展区、创业主体展区、成功校友展区和缤纷社团展区。
10.2015年10月29日,我校党委中心组举行“全息育人”专题学习,校党委书记涂方剑主持学习时强调,“育人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学业和生活,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引导,加强制度建设,把育人工作变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围绕育人目标和工作职责,践行全息育人,真正把党中央’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11.2015年11月5日,湖北省教育厅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下达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的通知》(鄂教科研[2015] 6号),我校共有4项课题获批立项,分别是赵作斌的重点课题《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城市建设学院赵峰的重点课题《基于CDIO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文法与外语学院吕西萍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的缺失及其培育路径研究——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商学院廖可贵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协同发展研究一一以网络营销专业方向为例》。
12.2015年12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颁发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教社科[2015]4号),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我校校长赵作斌教授著作《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实现了该校国家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零的突破。武昌理工学院是教育学类全国唯一获奖的民办高校,也是湖北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1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6年年会暨第五届高层论坛于2016年4月21日至2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何兴亮教授、发展规划处徐拥华处长参加了会议。何兴亮副书记在专题论坛上作了《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的专题报告,并向瞿振元会长、张岂之先生等面对面介绍了学校及办学理念,反响较好。会议期间进行了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换届工作,我校作为全国民办高校唯一代表被推选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赵作斌校长当选副理事长。本次会议还宣布了大学素质教育专题研究2016年课题立项结果、第五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并进行了隆重表彰,武昌理工学院赵作斌校长主持的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路径、方式方法创新研究——大学素质学分制研究》获批立项;涂方剑书记撰写的《高校“全息育人模式”研究》获优秀论文奖。
 
研究项目
 
 
 
 
时间
课题名称
主持人
课题类别
项目代号
2010.09
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
赵作斌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010327
2010.10
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国办〔2010〕48号
2010.11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与训练
赵作斌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10A023
2010.1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鄂政办发〔2011〕51号
2011.04
“一研二创三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阮金兰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鄂教高[2011]32号
2011.06
高等学校理工科第二课堂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王化文
湖北省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
2011B143
2011
法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研究
席静
省教育厅规划一般课题
2011B138
2011
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形成机理与彰显方略
颜海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012.04
高校素质导师制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研究
涂方剑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012402
2012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下本科生知识管理的方法研究
王蕾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2B269
2013.04
民办高校商科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王煊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013404
2013.05
武昌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被批准为“湖北省试点学院”
阮金兰
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项目
 
2013
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颜海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3
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范文琼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13g476
2015.6
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
赵作斌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2015GA062
2016.4
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路径、方式方法创新研究——大学素质学分制研究
赵作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专题研究2016年课题
CALE201647
 
 
 
 
研究成果
 
 
 
名称
主要作者
出版社/登载报刊/奖项
专著类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赵作斌
武汉大学出版社
素质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
赵作斌
现代出版社
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
赵作斌
中国言实出版社
大学非专业素质教育拓展
赵作斌
中国言实出版社
大学非专业素质探索
武昌理工学院高教所
长江出版社
走向成功
赵作斌
中国言实出版社
企业信息战略
王学东
科学出版社
教程类
电子商务管理
王学东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习方法教程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研究方法教程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西学九讲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粹九讲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汉语基础训练教程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公文写作速成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论文写作训练教程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与展望
大学素质教育特色系列教材编委会
武汉大学出版社
论文类
成功素质教育论文集
赵作斌
长江出版社
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探索
赵作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创建素质导师制 创新高校育人机制
赵作斌
《中国高教研究》
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
赵作斌
《中国高教研究》
谈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
赵作斌
《文化学刊》
大学素质教育的新探索——成功素质教育
赵作斌
民盟第十四次高教研讨会特等奖
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
与模式的新突破
赵作斌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
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
赵作斌
《美中教育评论》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研讨会一等奖
成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践行
赵作斌
第三届全国教育家大会一等奖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探索与践行
赵作斌
当代教育思想优秀论文一等奖
实践成功素质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全国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论坛一等奖
现代高校规范化办学四原则探讨
赵作斌
中国管理学研究院、中央教科所一等奖
大学创新教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
肖坤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联大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罗建国
《大学教育科学》
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
罗建国
《社会科学报》
大学非专业素质教育探索——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例
罗建国
《教师教育科研》
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探析
王凤玲
《大学教育研究》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下的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理念探索
徐蓓
《学理论》
大学素质学分制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李继宗
《管理学家》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研究
代中逸
《企业导报》
弹性素质学分制下素质测试的真实性研究
谭宗燕
《读写算》
基于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翻译教学研究
刘芳
《考试周刊》
《素质学分制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谢春林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基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李青云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素质学分制与元认知策略》
孙蕾
《经济研究导刊》
《素质学分制的实施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推动作用》
郑青
《今日湖北》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商务函电教学的探索
周晓娟
《教育科研》
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提升素质导师工作水平
胡瑞年
《内江科技》
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谈专业教师如何践行成功素质教育
李雪燕
《剑南文学》
女生综合素质培养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汤晶晶
《科教文汇》
《论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下的音乐理论课程研究》
程惠萌
《戏剧之家》
素质学分制:一种新型的人才测评体系
王煊
《中国集体经济》
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孙华远
《知识经济》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体现
谭宗燕
《湖北电大学报》
成功素质教育下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究
谭宗燕
《大家》
大学新生非专业素质的培育
邓华杰
《高校辅导员学刊》
成功素质教育的应用性研究
李玲玲
《沙棘·科教纵横》
成功素质教育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陈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
付燕
《高等教育科学》
推行成功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李芳
《知识经济》
素质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施现状分析
刘斌
《科技信息》
成功素质教育从细节抓起
刘斌
《科技信息》
浅淡大学成功素质教育
郜金荣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成功素质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简春阳
《科技资讯》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生“提升性”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置
张和峰
《高等教育科学》
论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龚 丽
《中国集体经济》
素质导师制:新时期我国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
龚 丽
《知识与创新》
浅论素质教育下的互动式教学
廖力贤
《知识经济》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创业教育之我见
廖力贤
《现代交际》
论优化高校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几点方法
谢芬
《科教文汇》
成功素质教育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余祖广
《安徽文学》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郑颖慧
《科技风》
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琼
《中国科教创新》
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构想
杨艺华
《成功》
浅谈拓展训练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王和鸣
《教师》
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詹全友
《法制与社会》
基于大学生成功特质模型的构建
陈洪权
《当代经济》
成功素质教育中的“三用”原则
田仙枝
《高等函授学报》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非专业素养”的培养
李青云
《科教文汇》
“素质报告”取代成绩单——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实施“素质学分制”的探索
朱建华
《中国教育报》
获奖项目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赵作斌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
赵作斌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三等奖
素质学分制的创建及其在民办高校的实践
赵作斌
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
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全国地方本科院校研讨会
一等奖
成功素质教育的探索与践行
赵作斌
第三届全国教育家大会
一等奖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探索与践行
赵作斌
当代教育思想优秀论文
一等奖
实践成功素质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赵作斌
全国地方本科院校
改革发展论坛一等奖
现代高校规范化办学四原则探讨
赵作斌
中国管理学研究院、
中央教科所一等奖
体系类
创建并完善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相关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及制度体系。
研发了学生非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特长素质的测评系统及学生素质考试题库、“三习”(预习、复习、练习)题库、“博学”测试题库三大软件并实施。
 
 
 
 
研究动态
 
 
1.2016年3月9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与网友进行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时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都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结合个人志趣,了解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教育部将推动高校在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上下功夫。她透露,关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休学创业,教育部今年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
2.2016年3月17日,两会前夕,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了人民日报《民生周刊》的采访,其间谈及素质教育的本质,张志勇认为,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追求。
3.为更好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3月24日教育部发布对各高校在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目标要求。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各高校要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要求、实施路径。加快推出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推动高校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休学创新创业”等相关政策写入文件。鼓励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另据了解,为了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教育部今年还将在湖北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4.2016年3月28日下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发布活动举行。自2012年开始,该校推进团学活动课程化、团学工作职能化,形成了完整的共青团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具备条件为2016届本科应届毕业生正式颁发大学4年期间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团中央学校部、团北京市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负责同志为学生代表现场颁发了首批成绩单。发布活动后,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座谈会召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现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发布,这是高校共青团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创新,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新探索,是面向社会、面向学生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
5.《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0日消息,教育部日前召开座谈会,要求推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发展。会议指出,要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高度,明确重点研究基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提升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能力,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基地管理由过程约束向目标管理转变;创新科研组织方式,系统推进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方法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重点研究基地的育人育才水平。
6.由新媒体联盟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ELI)汇集全球58位专家研究团队形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揭示了未来五年全球范围内影响高等教育变化的关键趋势和重要挑战。近期影响趋势即未来1-2年内的高等教育变革:整合复杂的多媒体和技术等特点的混合式学习日趋发展,日益重视利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开展评估的学习测量;中期影响趋势即未来3-5年内的高等教育变革:更加注重课程与真实世界联系的深度学习,重新设计基于项目交互的学习空间;长期影响趋势即未来5年或更多年内的高等教育变革:重新思考高等教育模式,努力推动创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