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4期(总第20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 2022-04-15阅读次数:

 

 

2021年2-4(总第20)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21年1231

 期  要  目

 

   心 事 记

   究 成 果

   究 动 态

 

湖北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事记

 

1. 中心负责人随校长参加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1年

工作研讨会

2021年4月9-10日,中心负责人颜海随学校赵作斌校长一同出席了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1年工作研讨会。会议抓住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总结过去一年工作,部署2021年分会重点工作。会议由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李和章主持。会上,赵作斌校长和颜海主任分别就武昌理工学院和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推行素质教育以及主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1年年会准备工作做了汇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在线作了“‘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专题报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朱迪俭以“学好中共党史,坚定文化自信”为题作专题报告。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海芍作工作报告。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曹莉,研究分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沈文钦、同济大学李亚东分别以“行走与耕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国际教育与劳动教育初探”“二十世纪以来英美两国本科教育模式的互鉴与分野:兼论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素质教育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坚持成果导向”为题作学术报告。

  

     

2.中心联合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召开2021年会暨第四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筹备会

  

2021年5月15日,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在襄阳市天美乐酒店成功召开2021年会暨第四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筹备会。出席本次筹备会的代表有来自湖北经济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昌工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恩施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武昌职业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共13所高校的领导。会议就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1年会暨第四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的主题、会议时间、地点、拟邀请的参会嘉宾、论坛报告人以及2022年年会承办高校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确定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1年会暨第四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主题,并拟定2021年11月19-20(或26-27)日在襄阳市唐城博达凯瑞国际酒店召开;计划安排5所高校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会议确定,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2年年会暨第五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将由湖北恩施学院承办。

3. 中心联合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分会立项编写出版《安全教育系列教程:防诈骗手册》

经赵作斌校长提议,2021年6月4日,在武昌理工学院召开了《安全教育系列教程:防诈骗手册》立项编写会议,会议确定了编委成员和编写分工、进度安排和发行使用要求,并由中心作为2021年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在2021年秋季开学前发行使用,并保证编写高质量。《安全教育系列教程:防诈骗手册》已于2021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

  

 

4. 中心联合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立项“新时代大学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建设工程

2021年9月,经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赵作斌理事长批准同意,研究中心联合高等教育分会立项建设“新时代大学素质教育系列教材”工程。目前,已启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生美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部教材的编写出版,计划2022年3月出版。

 

5. 武昌理工学院斩获两项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

2021 年度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评审结果公布,武昌理工学院两项课题上榜,均为重点课题。两项课题分别为校长赵作斌教授主持的《湖北民办高校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课题,校党委书记汪继平主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研究、合作交流、成果推广、智库咨询、服务承办五大职能作用,推动学会教育科研服务教育事业发展,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申报工作。

经过严格评审,武昌理工学院斩获两项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其中校长赵作斌教授主持的《湖北民办高校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课题为学术成果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会专项),校党委书记汪继平主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为决策咨询计划项目。

   

 

 

 

 

6.大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武昌理工学院举行

为加强高校之间经验交流,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地优化,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10月21日下午,由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主办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六楼会议室举行。

来自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文理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昌工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10余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参会。会议由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汪继平主持。大家就新时期大学如何发展素质教育,亦即大学“培养什么素质”和“怎样培养素质”召开讨论交流。

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成员高校,积极响应习近平“发展素质教育”的号召,坚定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统领大学素质教育实践,在新时期为发展素质教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精彩纷呈的实践特色,呈现出发展素质教育的绚丽亮色。

会上,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杨灼芳进行了报告交流。他以《大学素质教育“1+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响应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课题。然后从素质教育理论体系、“1+3”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机制和教学成果四个方面总结和陈述武昌理工学院的素质教育。

在座的领导专家纷纷表示,从武昌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中深受启发,值得借鉴与学习。在院校交流环节,各学校领导讲述了自己学校的教学特色供大家交流探讨:湖北经济学院重视学生“三有、三实”能力的培养,从身心、思想品德以及专业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武汉工商学院设有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素质和思维;武汉轻工大学落实劳动文明、寝室卫生、志愿服务和创新实践的“四个行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整体素质;湖北经济学院的“三有、三型”培养方式,从招生到学习再到学生就业环节,着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教育学生“五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生活,会动手;武汉文理学院从学生大一做起,展开了“一年级引领计划”和“仪式教育”,让学生能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智慧农场”,是一个能引发学生劳动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基地;武昌工学院注重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上不断创新模式。

座谈会的现场,逐渐宛如一场朋友聚会,各学校之间互相交流,气氛热闹而又和谐。他们的发言充分展示了各个院校独特的育人模式,最终形成“大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纪要,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创新完善提供指引参考。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将进一步深化大学素质教育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7. 专家一致认为: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素质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21年11月6日下午,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素质教育体系研究”成果鉴定会举行。与会专家听取了成果汇报,查阅了成果材料,质询了成果内容,一致认为:
该成果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和可推广性,属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庞海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东南大学高教所原所长陈怡,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应佳,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主任程斯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康翠萍等9位专家组成。瞿振元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并主持成果鉴定会。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党委书记汪继平、校长助理杨灼芳、学校顾问王元璋,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素质教育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领导,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鉴定会。会上,成果负责人赵作斌教授作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如下鉴定意见:该成果系统揭示了素质的内涵、外延、属性、基础、来源、形成发展方式和规律,构建了素质理论体系;全面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基本内容、基本观念、价值定位,建构了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揭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模式、基本路径,创建了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为创建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成果反映出十多年来探索并实施大学素质教育“321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部过程。该体系通过确立“三维”素质培养目标、实施“二条”基本路径即“全息场”德育和“开发内化创新”教学以及推行“一套”评价系统即“素质分制”评价系统,全面回答了大学素质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该成果创建了“全员德育责任制”“素质导师制”“积分制”“素质分制”等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了健全大学素质教育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大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特殊时期,本场鉴定会采用了现场鉴定+云鉴定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鉴定方式。既实现了研究成果鉴定,又兼顾了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学术成果计划项目聚焦湖北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目标,以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走向为坐标,立足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学术前沿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本次项目重点课题立项共28项,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研究年限为2〜3年,鼓励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给予经费配套支持。决策咨询调研项目围绕湖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为地方政府或高校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以实证资料和专业分析为主要特点的教育发展咨询研究。本次项目重点课题仅3项,由申请院校自筹经费,申请单位对立项课题资助额度不少于2万元,研究年限一般不超过2年。

武昌理工学院高度重视横向和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服务社会发展,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获批课题数量稳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连续多年在年度“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排名中位居全国民办高校榜首。


研究成果

 

 

 

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专项课题组

[摘 要]: 本课题研究以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目标,以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概念界定为先导,以现行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运行现状调查为切入口,以武昌理工学院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失,其运行机制缺乏协调性和整合性;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应重点放在完善组织机构、整合教育资源和协调运行等方面。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始于1995年的文化素质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虽然在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并未取得真正突破,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或空位缺失,或运行不畅,或迷失方向等等,大学素质教育落地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支撑,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素质教育

有关大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诸如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模式、管理以及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杨叔子院士认为,文化素质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他强调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以组织文化的价值与观念感染师生使其最大程度的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王义遒教授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周远清指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更加的深入,“必须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修养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方面,张秉福认为,教育模式探讨的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他还提出目前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素质教育与教学管理创新等方面[]。邹长生提出了基于生态文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并认为:教育文化的生态化观念是21世纪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基于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共同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应着重在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围环[]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比较研究也是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杨叔子、余东升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显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更多学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从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层面展开了现状调查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原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二是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三是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关系[]。学者姚志友,刘传俊认为通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之路,需要在搭建三大平台与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由此才能更好地彰显其育人的功能[]。刘献君指出要在总结大学生素质教育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深化素质教育。并指出今后要在协同育人中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专业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有关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活跃态势。潘淑霞[]从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并从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明确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权责,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督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中南大学陈莎莎[]硕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在高校人文素质管理体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我国管理问题在某高校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通过详细的整理和分析,以点及面得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从中找到影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寻找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各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健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体制、扩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等,最终达到优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方面的成果非常少,多数相关研究是针对素质教育的组织运行方面的专项探讨,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协调机制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等等。苏建忠[]认为:为使文化素质教育的推广,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他强调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中的干部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机构等急需变革。针对高校管理体制现状,科学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增强管理工作的现实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体制现代化的优势,努力开创管理体制的新局而,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2.2 通识教育

西方国家没有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提法,他们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识教育又称自由教育, 是19世纪初为了修正专业教育使人的思想和知识割裂而导致人片面发展的弊端提出来的,它继承了西方自由教育的传统精神。美国博德学院的博卡德教授第—次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直接联系起来,他在《北美评论》撰文认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实际上是对“通识教育”作了界定。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继出台法律、法规和改革措施,开始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力求培养具有特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专业素养精湛、文化素养宽泛、应变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全的新型专门人才。为了使本国的大学生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各国确立了新的人方培养模式,调整了课程设置,还改进了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如: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知识狭窄而做的调整,对原来的专才教育加以改造,拓宽专业口径,既重视对学生进行文、理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美国素有通才教育的传统,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使学生找到工作,而是为使学生们日后的生活有尊严和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使这些知识应用于人道的”[]。俄罗斯当今也将原有的大约350 个比较窄的专业调整为77个,扩大了专业方向,培养宽专业或跨学科人才[]。调整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以美国为代表,其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六个领域。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也一直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在改革。根据约翰逊等人的研究,美国近十年来虽然通识课程缺乏连贯性是多数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动因之一,但只有38%的学校首席学术官员(chief academic officerCA0)认为改革使课程更紧凑。大部分CAO认为通识课程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不断增长的、渐进的,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张、学生和社会的兴趣与需求的变化而作调整,不可能有统一、综合的、彻底解决的答案[]

1.2.3 思想政治教育

早期的大学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口的,并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大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内容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范畴当属必然。由于我国从上至下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尤其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在中国知网(CNKI)中使用高级检索,以期刊为来源,以“思想政治教育”并含“体制机制”为主题,时间选择 2009年至 2019年,共检索到181条结果,可视化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其研究成果呈稳定增长的态势。杨元华等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横向内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开展的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部门开展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研究着眼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纵向体制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作为高等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其体制是由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决定的处于稳定的状态,体制创新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词有“思想政治工作”、“对策”、“改革创新”。因此,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的热点及前沿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现状,包括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措施,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同时注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将持续集中在体制机制的问题、对策及改革创新方面。

1.3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以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目标,以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概念界定为先导,以现行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运行现状调查为切入口,以武昌理工学院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目标,以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概念界定为先导,以现行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运行现状调查为切入口,以武昌理工学院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概念界定——问题提出(为什么要创新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创新路径——创新效果。

2.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取文献检索、定性研究、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2.1文献检索

分别以“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现状。

2.2.2定性研究

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现状、影响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运行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揭示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2.3调查研究

通过大学官方网站和设计访谈提纲,分别对高校管理层、教学层相关人员为为访谈对象,了解现行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运行现状,并收集进一步改进完善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议。

研究过程与结论

3.1文献检索

以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主题,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获取相关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检索词,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共检索了相关文献95篇;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如下图:

  

“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为检索主题,仅检索到1篇相关文献,由此可以看出,应该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但如果以“文化素质教育体制机制”“通识教育体制机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为检索主题,则分别检索到7篇、0和133篇。可见,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大学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

3.2 定性研究

3.2.1体制机制、大学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概念界定

体制是组织领域里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其意是指体系化的组织制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体。其中,教育机构包括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教育实施机构主要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教育规范是指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学校教育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其中教育行政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的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体制。在教育体制的两个基本要素中,教育机构是教育体制的载体,教育规范是教育体制的核心。在教育体制的两个子系统中,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前提;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在教育管理体制的两个子系统中,教育行政体制是指国家对宏观教育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微观教育的管理体制[]

本文“大学素质教育体制”,就体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范围而言,是指在高校及内部管理机构与一定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大学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大学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建构主要是以创新组织结构及厘清相关部门职权为重心展开讨论。

“机制”指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机理即相互关系,即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简单地说,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

教育机制是指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这些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和九种子类型。一是教育的层次机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机制;二是教育的形式机制,包括行政—计划式、指导—服务式和监督—服务式三种机制;三是教育的功能机制,包括激励、制约和保障三种机制[]

本文“大学素质教育机制”,意旨大学素质教育的功能机制。即大学素质教育机制是大学素质教育管理体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本文论及的大学素质教育机制是以大学素质教育管理体制框架为依托, 所建构的保障大学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制度体系。其中,高校内各利益群体的权力分配及相互之间的协调、素质教育实施管理过程中保障措施等是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

3.2.2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内容和路径

实施大学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这些年来,我国不仅在高校的课程教材、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配合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改革,而且在宏观上也对高等教育体制、教育目标、人才选拔、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社会观念、用人制度、社会环境等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采取了许多战略举措,为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铺平了进一步改革的道路。

从我国倡导和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以来,很多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和实践,但从现有的文献与实践成果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关于素质教育局部性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与大学素质教育相配套的制度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很不够。到目前为止,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方面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使大学素质教育多浮于理念与口号的层面而得不到很好的具体落实和深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缺少对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的系统研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素质教育在高校全面深入开展的载体,能使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将有助于大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并实现大学素质教育的突破。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下: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系统要素与系统结构功能分析;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目标、内容;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3.3 德育模式建构

3.3.1“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涵义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德育主体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大学生德育范式。这一内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全息场”德育模式不同于育人模式。“全息场”德育模式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育人模式则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其二,“全息场”德育模式主要通过构建“全息场”对德育客体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核心是构建“全息场”。

3.3.2“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架构

“全息场”德育模式主要由德育目标、德育主体、全息场、德育客体以及德育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全息场”是其核心要素。“全息场”德育模式具

体构架如图1。

  

 

 

 

 

3.3.3“全息场”德育模式的特征

正向性是“全息场”的根本特征。“全息场”是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方式及德育制度的耦合体,其功能指向德育目标,具有正向性。其中,德育内容是对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具体化,符合一定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德育方式是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德育客体,引导和培育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环境是学校营造的、旨在对学生给予熏陶和感化的德育要素,也是富有正能量的信息体系;德育制度是促进和保障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环境等要素围绕德育目标积极作为的机制,作为一种保障机制,与德育内容、方式和环境具有相同的性质。德育主体根据德育目标,通过全息场作用于德育客体,就能将符合德育目标要求的正能量信息作用于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德育目标。正向性是全息场的根本特征。

全面性是“全息场”的基本特征。这里的全面是指德育全要素和对大学生施以全面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感化。“全息场”中德育环境是指覆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所有时空,整合一切德育正能量因子;德育方式是围绕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包含“立”“导”“浸”“践”“省”等的立体、多层的方法体系;德育制度是针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环境,制定的保障德育目标实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系统性是“全息场”的本质特征。“全息场”将德育系统中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德育制度通过耦合成有机的整体,使这些德育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产生聚合影响力。德育环境融合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制约德育方式,德育方式落实德育内容,德育制度保障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和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方式和德育制度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德育客体发挥强大的聚合影响力。

聚合性是“全息场”的显著特征。“全息场”是德育要素的耦合体,更是德育功能的聚合体,“全息场”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其构成要素各部分功能之和,具有聚合性。“全息场”内的各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功能体。如科学的德育方式,加上良好德育环境的熏陶,可以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大大增强德育效果;在科学德育方式和良好德育环境的基础上,配合德育制度的有效保障,能提高德育的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正是“全息场”的聚合性,才能确保德育模式系统功能的倍增。

3.3.4实施“全息场”德育模式的意义

德育模式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相继掀起了德育模式研究的热潮,德育模式建构成为研究者和相关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点。但在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德育模式创建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或实效性,“全息场”德育模式便应运而生。

(一)“全息场”德育模式是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德育模式是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契合起来的桥梁,既是德育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也是德育实践的经验化、结构化。因此,德育模式可理解为是基于一定的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中长期规律性的总结,将德育主客体、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形式、德育环境、德育评价等德育要素结合起来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实践形态。

德育模式是实现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与之相适配的德育模式,将德育目标与德育实践连接起来,让德育目标化为具体的德育实践行动,促使德育真正落地生效。缺失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经济社会发展时期不同,与德育目标适配的模式也不同。创建德育模式的关键是要掌握并体现时代要求和德育对象的特点。解放初期,我国大学生思想单纯、作风朴素、道德观念一致,“说教式”的德育模式流行并能奏效。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和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不同主体经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益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学生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制订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同时,学生理解信息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其转化为自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分析信息的价值,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就是信息的聚集地,但其中信息的效用良莠不齐,如果学生不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就会被信息所俘虏,成为信息的奴隶。

,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的变化,德育对象受到的影响与以前截然不同,呈现出前未有的新特点。《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德育对象的变化有以下几点:思想行为看,青年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特点突出。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讲求实效,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更善于独立思考,更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更喜欢在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选择真知。从思想走向看,他们在政治观念上,积极、健康、向上、认同;在社会热点上,思考多、关注多、忧多;在成才意识上,求新、求知、求整体质的提高。这些变化给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取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各层次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日益显现出来,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人们不再以政治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将政治与经济、文化乃至个人的日常生活等此参照起来,作是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多维整体,不可或缺。

第二,价值主体的自我化取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分层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利益关系,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纵向的简单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传统,被市场经济冲破。除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纵向关系外,还有多元利益主体的横向联系。

第三,价值取向的务实化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在价值选择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他们注重实效,崇尚务实,理想、信念、奉献、荣誉等观念淡化,变“重义轻利”为“义利结合”。

第四,价值标的短期化取向。当代学生的价值标,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些人不思长远,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要的是眼前的实惠。

第五,价值实现手段的超前化取向。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书包两只碗,教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式的大学生活模式,而是向往火热的社会生活。目前高等学府内出现的“打工妹”、“小老板”就是例证。

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德育环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纯粹,变得空前复杂化;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各种利益交织、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那种“灌输式”“说教式”的德育模式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迫切需要具有聚合影响力的德育模式去应对当前环境。

我国大学尽管探索了许多德育模式,但就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处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弊端日益显现,主要存在着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际、德育方式重灌输轻养成、德育环境重硬件轻软件、德育制度治标不治本、德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足。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德育模式中的各种德育要素大多各自独立,缺乏联系协调,未能形成系统的德育合力,大学德育总体上呈点状、块状的碎片化状态。占教师队伍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专注于学生的专业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的工作,未能将育人当作自己职责所在;相当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埋头于事务之中而育人意识淡薄;近年来倡导的课程思政仍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不够,效果不明显;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状况未能根本改变。德育中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由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目标、“全息场”、德育评价五个子系统组成,其中“全息场”是由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环境和德育制度共同组成的耦合系统,对德育客体具有聚合影响力。构造“全息场”有助于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要求内化为自身需求,促进自身发展成长。

“全息场”德育模式克服了原有德育模式在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际、德育方式重灌输轻养成、德育环境重硬件轻软件、德育制度治标不治本、德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足;还克服了德育要素各自独立、缺乏聚合、德育工作“两张皮”“碎片化”的弊端;适应了信息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各种利益交织、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的复杂德育环境;适应了大学生主体性、选择性、观点多样性以及信息摄取行为愈益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越来越强,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等特点;解决了现有德育模式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全、对大学生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全息场”德育模式成为信息时代大学实现德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全息场”德育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    

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从试点区、试点高校、试点院(系)三个层面全面部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委托北京市等5个省(区、市)、清华大学等10个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50个二级院(系)开展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知指出,“三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2019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公布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遴选产生了第二批3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1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4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可见,“三全育人”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大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

2019年11月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行。总的看来,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经验较多但不典型,影响不大,鲜有全国性影响的典型经验的系统报道和推介。根据教育部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要求,在一些问题上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譬如,“育人”是一个在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其内容和方式很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教育都可视为育人。因而,以下问题均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将“三全育人”的目标由综合育人聚焦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用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来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各种德育要素的作用,打造覆盖学生所有时间空间的正能量德育环境,通过要素的聚合,形成德育聚合影响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如何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建构大学德育的运行机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反馈机制,明确大学德育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德育方式等等。

“全息场”德育模式是探索落实“三全育人”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解决了“三全育人”需要合适的德育模式实现新时代的德育目标问题,为“三全育人”政策落地提供了实践指南,是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3.4 制度制定与实施

3.4.1设立相关机构

成立“素质教育研究院”:学校于2021年1月27日发文【武昌理工校字(2021)6号“关于成立武昌理工学院素质教育研究院的通知”。

成立“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学校于2019年发文成立。

组建“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学校赵作斌校长任理事长。

3.4.2实施“素质导师制”

1)素质导师制目标定位

实行素质导师制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通适素质过硬、创新素质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制度保障之一。

素质导师队伍建设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以大学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育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以通适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素质导师职称体系和年度考核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高水平素质导师队伍,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并为今后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

学校坚定不移地完善并实施素质导师制,促进素质导师成为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成为“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设计师,成为大学生积极人生、健康人生、价值人生和幸福人生的引路人。

2)素质导师职能定位

按照学校大学素质教育对对学生通适素质和创新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素质导师的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六导六督”,即:

“六”工作职能:

人生引导。素质导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就是要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坚定信念。

品德教导。素质导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凭借各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心理疏导。素质导师对大学生委屈、郁闷、烦躁、伤感等背离常态的心理情绪,提供心理援助,帮助调适心理情绪,避免其情绪向极端发展,将其引致正常的心理状态

学业指导。素质导师应熟悉所带专业和班级每位学生的概况,因势利导,督促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博学广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通识知识,完成学业。

就业指导。素质导师通过帮助学生解自己特点、了解职业的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认清就业风险,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成功。

创业指导。素质导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 创业品格、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创业型经济时代所需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创业成功。

“六督”工作职能:

督促学生“三”。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三会”,即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督促学生“三”。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要内化”“要践行“要创新”。

督促学生“三”。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预习、复习、练习。督促学生“三问"。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勤问、善问、敢问。

督促学生“三”。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交友。

督促学生“三”。素质导师要督促学生内省理想信念、内省 思想品德、内省行为文明。

3)素质导师角色定位

根据素质导师“六导六督”的职能要求,素质导师身份角色为:

通适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师。素质导师要历练教学基本功,努力承担通适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开展通适素质教育相关的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

辅导员。素质导师应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自觉为每位学生的政治生命、学业前景、职业愿景、人身安全和人生幸福高度负责,全方位、全过程履行带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常规教育、专题教育和专题活动。

班主任。素质导师作为带班学生的班主任,负责所带班级的建设管理工作,包括指导学生党团组织、班委会及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日常生活指导,培养学生骨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素质拓展师。素质导师应承担通适素质拓展工作,负责通适素质活动的指导、组织和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系列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与多元化的通适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成功素质。

素质测评师。素质导师应承担通适素质教育测评工作的测评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通适素质学分以及创新学分、特长学分的测评。

学校提倡素质导师一专多能,推进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其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为基本角色;通适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素质拓展师、素质测评师为选项角色,素质导师可从中选择1—2项定向发展。

4. 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的理论探讨、“全息场”德育模式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设立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并实施“素质导师制”制度,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完善大学素质教育体制,创新大学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现已公开发表了1篇论文,颁发了三项通知和一项制度,形成了近2万字的研究报告,实现了研究目标。

5 结论与建议

5.1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揭示了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要求是“整合”“聚合”“以导为向”,指明了大学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方向。

通过建构并实施“全息场”德育模式,论证了全息场模式是影响大学德育效果以及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并证明了“全息场”聚合功能的发挥能有效提高德育效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路径。

提高设立、组建新的素质教育研究、教学机构和平台,实现了大学素质教育体制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素质教育合力;通过创建并实施“素质导师制”,为大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5.2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进一步推广应用范围

现有研究实践仅在武昌理工学院推行,虽然效果明显,但影响力不够,下一步将利用高等教育分会平台,组织讨论交流,力争在更多的高校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深化完善。

2.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模式

大学素质教育的重点领域除了德育之外,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培育也不容轻视。本研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面稍显不足,下一步将加强本领域的探索实践并与其他领域形成一体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动态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

霞 刘向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发展规划办公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摘要: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看到“通过劳动”的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又要看到“关于劳动”的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正确处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的关系。基于这一认识,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一部分,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建构了“五大目标体系”“三大任务体系”“1+8实施体系”和“3+1保障体系”环环相扣、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总要求。这一思想指引”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1,也预示着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新体系、新设计。辨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是完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新体系设计的基础。

一、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辨析

分析以往劳动教育的有关定义可以发现,人们对劳动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将劳动教育主要视为德育的内容。

《辞海》对劳动教育的定义是:“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2《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3这两个定义均强调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直接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德育的一部分,侧重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正确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把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看作日常生活培养的结果。

2.将劳动教育主要视为智育的内容。

《教师百科辞典》的定义是:“劳动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传播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感情。劳动教育十分重视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把平凡的劳动同创造性劳动结合起来,把简单的劳动与富有知识的劳动结合起来。”4成有信在其《教育学原理》中更是直截了当地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5这两个定义均更强调劳动教育的智育属性,将劳动教育的主要价值定位为传播现代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的智力水平。

3.将劳动教育视为德育和智育的综合体。

《中国百科大辞典》的定义为:“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6可见,劳动教育更偏重德育,技术教育更偏重智育,二者相结合共同培养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黄济认为,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不甚确定的概念,“但从其基本任务而言,不外两大方面:一是劳动技能的培养,二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常常是二者兼而有之。”7徐长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8这些定义均强调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兼具的双重属性。

4.将劳动教育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教育形式。

陈勇军认为,“劳动教育的本质涵义是指通过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受教育者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是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性教育。”9可见,陈勇军倾向于将劳动教育视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并借此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也倾向于将劳动教育理解为结合儿童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进行的“做中学”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10,其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是”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地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11。陶行知也把劳动教育视为“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他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劳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12。可见,伟大的劳动教育实践家们更倾向于把劳动教育理解为“做中学”的实践形式,在劳动教育的目的方面,他们更强调劳动教育之于个体发展的内在价值、激发劳动热情、促进认知发展、提高实践能力、养成良好个性。

分析前人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可以发现,劳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内容,又是一种教育形式。作为内容,劳动教育可以理解为“关于劳动”的教育,是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概念,有自身独特的教育任务一一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的养成,正确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培养等,但由于劳动教育的这些内容被认为可以包含在广义的德育和智育范围内,所以,一直没有取得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地位。作为形式,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的教育,是让学生通过生产劳动的实际锻炼,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当劳动教育被视作是教育形式时,其只是完成四育任务的载体,难以取得与其他四育平等的地位。可见,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现象的出现,与劳动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总要求,首先需要着力解决的就是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问题。

5.对劳动教育概念的再认识。

本研究认为,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我们既要看到劳动教育作为形式所具有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更要看到劳动教育作为内容在国民素质养成中所具有的德智体美四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因为作为合格的公民,每个人都应工作、都得劳动,所以,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以及对劳动的正确认知、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实抓好。”

从长远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规范、健全机制,更需要在学校教育阶段就为学生提供相对系统而完整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将来不仅带着胜任工作的基本劳动知识与技能,而且带着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伦理观和劳动权益意识步入职场。经过了这种系统的教育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无论是作为资方还是劳方,都能在合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自己的劳动伦理责任,都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正确认识双方的角色和相互依存关系,那么,劳动关系领域的冲突与矛盾必然会极大降低,和谐劳动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有长治久安的内在基础。因此,劳动教育理应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专门一部分。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

基于对以往劳动教育概念的分析,充分考虑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本研究尝试作如下定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其目的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该定义从五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

1.在地位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专门一部分。劳动教育有自身独特的育人价值,理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培养的直接出口,是年轻人走向职场的最后一步训练,主要培养的是服务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在依托专业教育强化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同时还需要依托专门的体系,强化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伦理责任、劳动权益意识等各方面劳动素养的培养。从实践效果看,任何教育要有效落实必须依托于一套成熟、完善、科学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应该是课程劳动与专业劳动的有机结合,在专业教育之外,应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系统建构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2.在内容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反映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劳动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新时代”劳动的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劳动形式将会越来越富于变化;劳动者的流动性将会逐渐增强;劳动的世界性将把人类劳动联结为一体;劳动者的体力支出会越来越少,而智力支出会越来越多;劳动生产率将会越来越高,人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劳动主体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人才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战会越来越加剧;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但其乐生性将逐渐成为重要内容。”13这一系列新变化要求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做出新的呼应、增添新的内容。

3.在形态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表现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锻炼三大任务领域。其中,劳动思想教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伦理责任、劳动权益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均属于劳动思想教育范畴。劳动技能培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智育价值,大学各专业的理论学习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虽不乏劳动思想教育的价值,但更偏重劳动技能的培育;劳动实践锻炼强调了劳动教育的“体知”特点,旨在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中增进知识、磨炼意志、增长オ干、提高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三大任务领域虽各有侧重,但又“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体现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与”通过劳动的教育”相统一、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过程。

4.在目标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为主要关注点。如前所述,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更应充分发挥好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劳动教育之所以要取得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其有自身独特的育人任务一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高校劳动教育的三大任务领域一一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实践锻炼,均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根本着眼点。换言之,大学育人的各主要环节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产教融合等本身都含有劳动教育的基因,但如果这些育人环节的关注点主要是知识技能本身的学习、巩固和运用或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养成,而非劳动素养的提升的话,严格地说,不能视为真正的劳动教育。

5.在目的取向上,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追求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统一。该定义强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在此基础上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的定位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笔者考察1949年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发现:我国劳动教育表现出明显的服务社会发展的外在目的取向,每一次都是来自教育系统之外的需要左右着劳动教育的走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进劳动教育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生就业问题、缓解国家经济压力;六七十年代,推行劳动教育是为了服务阶级斗争、政治改造;八九十年代,推行劳动教育是为服务经济建设,加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技术教育;21世纪以后,劳动教育受到重视,是为了推动国家创新、实现民族复兴14。可以说,未能由衷地认识到并在全社会充分彰显劳动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我国劳动教育缺乏内在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基于历史的反思,学习伟大教育家们的成功实践,本研究强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获得幸福感,激发劳动创造的热情与兴趣,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体系建构

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的分析表明,建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必须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统筹协调、处理好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的关系。

一方面,要认识到,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它是完整的知识建构必不可少的统合要件,是个体发展智力、增长才干、形成健全人格、养成良好品德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认为,离开了劳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早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如果学生只知享用由社会创造并提供给学校的那些物质和精神财富,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育”。因此,作为教育的根和魂,作为实现整体育人和全人培养的必要条件,劳动教育理应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对高校劳动教育而言,更需要强调这种有机融入。因为高等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的教育、直接通向工作和劳动岗位的教育,每个专业的教育,都带有劳动教育的性质,因此,高校推进劳动教育一定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习实训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15。但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如果只是强调有机融入,不给予劳动教育一定的相对独立地位,很有可能造成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被弱化、软化、淡化、形式化。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建构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从这一认识出发,本研究尝试提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初步思路,设计了包括核心层“五大目标体系”,中间层“三大任务体系”和“1+8实施体系”,以及外围层“3+1保障体系”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图。

如图所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核心层是劳动素养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一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它们代表了新时代劳动者在思想、心理、伦理、行为、能力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表现,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五大基本目标,其中劳动价值观又是大学生劳动素养中最核心、最深层的要素,应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首要关注点。

 

  

第二层,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共同构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三大任务。其中,劳动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品德;劳动技能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劳动知识技能,同时关注相应劳动品德的训练;劳动实践锻炼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也是养成积极劳动情感态度、深化劳动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途径;劳动价值观作为劳动素养的最深层、最核心的要素,其成熟与稳定一定离不开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三大任务合力共推、久久为功。

第三层是1+8实施体系”,代表了实施高校劳动教育的几种主要途径。其中,“1”是指专门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如专门开设”劳动科学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劳动教育类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加强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养成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理应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8”则是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等教育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8条路径,包括: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二者主要完成劳动思想教育任务;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结合、与产教融合的结合则是在劳动实践锻炼中培育劳动思想和劳动技能的主要形式。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则是在知识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统一的过程中,强化劳动技能的培育,渗透劳动思想的教育。

最外层是3+1保障体系”,旨在强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各种内外部保障因素,其中“3”指的是三大内部保障因素:师资队伍保障、条件保障和评价体系保障,“1”则是指劳动教育需要外部社会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8-12-27.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83-384.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25.

4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317.

5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390.

6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461.

7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

8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510.

9陈勇军.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的涵义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3.

10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1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EB/OL].(2015-04-08) [2018-12-11].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4/ 08/content_2843938.htm.

13王凤兰,黎延年.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J.社会科学论坛,2003 5.

14 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

15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一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

 

【摘自】 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9.02.13.

 

 

 

 

 

 

 

 

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时代内涵和实践建议

石中英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摘要:发展素质教育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国民素质、青少年素质的重要论述为教育界理解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可以从根本任务与价值使命、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变化、素质领域的扩展和反映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素质表述以及如何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各地各校在落实发展素质教育的任务时,要努力提高发展素质教育的政治站位和教育站位,精准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切实深化各级各类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构建发展素质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国民素质;青少年素质;素质教育;教育评价;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使得“素质教育”这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并进入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要词汇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引发教育界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新提出“发展素质教育”的主张?这个时期提出“发展素质教育”与30多年前提的“实施素质教育”有哪些一脉相承的内容,又有哪些新的发展和要求?在实践方面,如何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教育领域需要系统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学习体会,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况,试图就上述问题谈点个人观点,供教育界同行批评指正。

一、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什么要提出发展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在理解这一教育重要论述时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从该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语境看,它是出现在下面一段话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团从“发展素质教育”在这段话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很清楚它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下的一项任务,但又是位于“推进教育公平”之前的一项任务,最终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此来说,“发展素质教育”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在方向上也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一致。

从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之后教育重要论述来看,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出与他有关国民素质、青少年素质的重要论述密不可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因在提高国民素质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认为只有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才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最可靠的保证,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2015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6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广大劳动群众要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他勉励广大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青年代表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造就闪光的人生。这些有关提高国民素质、劳动者素质的宏观论述,构成我们理解发展素质教育政策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总任务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通过到大中小学视察、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20183月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有关教育问题的会议、给大中小学师生回信等多种方式,就新时代应该注重青少年哪些素质的培养以及如何提升青少年素质作出诸多重要论述,丰富并深化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理解。2013年,他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儿童节的讲话中提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他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考察时寄语广大少年儿童要有志气、勤学习、爱劳动、爱锻炼、有爱心,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能够“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2014年、2018年他两次到北京大学考察,分别向广大青年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以及“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勉励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20214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视察时,勉励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要锤炼品德,要勇于创新,要实学实干,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少年素质论述的视野来看,他对青少年素质的论述既是着眼于青少年个体的健康成长,更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高远的历史眼光和鲜明的未来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发展素质教育的思想与他对青少年素质的这些丰富论述密不可分。

二、努力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提高国民素质、提升青少年素质的同时,也多次就新时代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发表过重要论述。2013年,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同在这里,“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张已经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素质教育的态度:一是认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提出要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推进”素质教育。2016年教师节,他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时更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在这次考察中,他强调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回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再次重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提出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培养学生“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素质。这些重要论述实际上已经充分表明了新时代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基本途径和关键素质。

在上述有关推进素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础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发展素质教育”要求。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对教育的地位、作用、价值取向、发展战略、基本原则、培养目标、体制机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等作出全面论述,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将全面发展教育的德智体美”四育”发展为德智体美劳“五育”,而且特别强调新时代教育工作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劳动精神等要求。团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全面、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涵,是我们把握和理解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根据。

基于上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升国民素质、青少年素质以及发展素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尝试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作出以下概括:

第一,新时代提出发展素质教育,与20世纪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在根本任务和价值使命上是一致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素质,培养和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第二,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从解决”应试教育”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转变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呈现出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和更加高远的价值追求。

第三,在全面发展教育所涉及的素质领域以及关键素质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更加明确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对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强调和“六个下功夫”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素质要求。

第四,在如何“发展”素质教育上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政策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九个坚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等,强调党委和政府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的主体责任,强调发展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我国教育的基本规律,将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构建家庭、社会、政府、企业、学校等协同育人的新体系等。由此看来,发展素质教育在新时代不再只是一种美好的理念,也不再只是教育界自身的责任,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育系统性改革行动。

三、落实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的几点实践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政策举措,标志着30多年来极具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迈入新阶段。随着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它也必将成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下面就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发展素质教育提几点意见建议。

第一,提高发展素质教育的政治站位和教育站位。

如前所述,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和教育要求相一致的,是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单单是站在学生个体发展立场、单纯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才艺的,更不是给“应试教育”补偏救弊或涂脂抹粉的。因此,各地各校在落实发展素质教育要求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和教育价值立场来理解这个任务的时代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跳出分数本位、升学本位、学校本位、区域本位,着力拓展和提升青少年素质,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打基础,牢牢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价值方向和使命担当。

第二,精准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

提高青少年素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永恒主题。但是,对青少年素质和国民素质的具体要求,不同的时代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体现不同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国民素质和青少年素质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一些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关键素质的论述,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比如,在谈到德育目标和任务时,习近平总书记除了强调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外,特别强调“四个自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在谈到智育时,他除了强调刻苦学习、追求真理之外,更强调求知欲、好奇心、批判精神和跨学科知识视野的培养;在谈到体育时,他除了要求增强青少年体质体能外,还强调青少年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强调体育在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方面的作用;在谈到美育时,他特别强调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希望通过民族的美育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在谈到劳动教育时,他特别强调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发展素质教育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基础,精准把握新时代工业和科技革命、社会进步、国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对青少年素质的新要求。

第三,切实深化各级各类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之所以会出现“五唯”等顽瘴痼疾,直接原因在于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政策,之所以迟迟不能落地,直接原因也在于没有建立起体现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因此,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为突破口。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在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提出出台该方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评价总体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各地各校在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发展素质教育与推动本地本校教育评价改革同步实施,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为新时代学生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四,大力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

发展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句话在30多年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同样适用。当时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非常严峻,但是依然有许多优秀的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展现了真正的教育者的价值情怀和责任担当。发展素质教育一样离不开教师的主体作用。如果没有广大教师对发展素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同,没有他们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和遵循,没有他们在教育教学具体事务上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如果没有他们自身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师德师风的良好示范,学校的状况会一切照旧,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理念和要求最终只会停留在文件、口号和总结报告中,而不能真正惠及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各地各校也应该将发展素质教育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具体的方向就是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回)、“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回)以及“大先生”(注重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品味)的要求来进行。

第五,努力构建发展素质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30多年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来看,单靠学校系统来实施是不可能最终完成任务的。一些地方不断出现家长、社会舆论甚至是政府有关部门联合起来倒逼学校放弃素质教育,全力以赴抓分数、抓升学的事件,以至于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怪现象。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发挥领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企业、媒体等相关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模式,走出传统的依靠学校系统单打独斗开展素质教育的旧模式,为发展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广泛的社会支持。

第六,积极开展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实施30多年来,对于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变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的观念变革,而且也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政策、制度和实践模式变革,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实事求是地说,在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实施到上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理念并加以宣传推广的过程中,研究不足一既包括理论研究不足也包括实践研究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这反过来又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发展素质教育,一方面应该汲取之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经验,如鼓励基层创新、注重典型引路、关注课堂变革,等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前车之鉴,在政策宣传和实施的同时,加强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尊重教育实践主体性的同时,尽力使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有专业支撑和引领的过程,一种可以不断矫正方向、聚焦核心问题和改进行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

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1.

3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5-03-0901.

4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5习近平: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01.

6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01.

7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8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06-21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9.

 

【摘自】人民教育,2021(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