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2期(总第16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 2020-06-06阅读次数:

 

 


2020年第1-2期(总第16期)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20年6月30日
本 期 要 目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中心事记
           
 
 
1.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
2020年1月,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修订了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并同时颁布施行。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学术委员会章程(2020年1月修订)
为保障和促进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指导中心开展科学研究,保证中心重大决策的科学性,科研项目评审和科研成果鉴定的公正性、公开性和权威性,根据《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基本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设立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并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最高学术决策机构,主要负责确定本中心的科研发展方向和审定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等事宜。
  第二条 学术委员会由校内外专家组成;为保证学术委员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代表性,学术委员会成员中武昌理工学院人员所占比例不超过1/3,其他有关机构每单位人员不得超过1名。
  第三条 学术委员会每届四年,每次换届更换的人数不得少于1/3。
第四条 学术委员会由7人组成,设学术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2名。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聘任。
第五条 学术委员会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制定和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
(二)确定中心的学术发展方向,审定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计划;
(三)审定中心科研项目的立项、检查及成果鉴定;
(四)审定中心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五)审议中心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计划。 
(六)对中心聘任专家的学术能力进行评价。
(七)协调并处理学术性争议问题。 
(八)其他须由学术委员会审议的事项。
  第六条 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就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和表决,在必要时可以召开临时会议或通讯会议。
第七条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主持,主任因故不能出席时由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重要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一般以超过二分之一票数为通过。并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字生效。
  第八条 中心办公室为学术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第九条 学术委员会的活动经费,列入中心年度预算。
  第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属于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2019年12月25日
 
2.申报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0年3-4月,在学校科研处安排下,中心组织力量,积极申报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完成报奖项目2项:一项是校长赵作斌教授的论文《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另一项是学校原党委书记涂方剑教授和中心主任颜海教授合作的论文《素质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2项报奖论文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目前,相关评奖工作正在进行中。
3.组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2020年2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决定于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开展202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为此,中心积极组织研究力量,成立申报专班,在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崔海容副校长的带领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各种困难,反复讨论、打磨,完成了以校长赵作斌教授、影视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盛磊副教授和中心研究专员李姗霖博士为课题负责人的三项课题申报。
4.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程》特色教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心组织全体科研人员,抓紧编写特色教材《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程》。学校校长赵作斌教授亲自组织研讨会,从教材的编写体例、大纲到各章节内容都逐一认真审定,并多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学校顾问王元璋教授也多次审阅教材稿件,组织编写人员不断研讨,集思广益。截止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程》已完成40多万字的初稿,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版。
5.组织撰写系列论文并发表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研究紧锣密鼓,始终没有停歇。由赵作斌校长带领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就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本质和课堂教学本质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刻和富有成效的研讨,完成并在《中国改革报》上刊登了《坚持素质教育把握正确价值取向》论文,《素质教育本质新论》和《课堂教学本质新论》也已完成数轮研讨和打磨,不日将见刊发表。
 
 
 
 
 
 
 
 
 
 
 
 
研究成果
 
 
 
坚持素质教育 把握正确价值取向
赵作斌
武昌理工学院校长,教授,湖北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副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提出和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三十多年,虽然对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起到一定作用,但无须讳言,其效果不尽如人意。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困惑,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原因。走出困惑,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适应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困惑与迷茫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教育界对这两个基本问题远未达成共识,各种观点造成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困惑。
先天说。一些学者对“素质”一词作了词源语义及概念内涵方面的考证,鉴于生理学和心理学上都将“素质”定义为“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先天生理特质”(如先天秉性、天资、天赋等),所以“素质”是不能教育的,也无所谓“提高”。这种观点导致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质疑和批评,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不科学,从而消极抵制或根本上否定素质教育。
 “三要素”说。在高等教育领域有一种权威观点,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要素。正是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成为中国高校较长时间里普遍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既然是“三要素”,那么三者就构成一种并列关系,素质不包含知识、能力。这就使人们认为素质教育不包括知识、能力教育,只是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致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失去科学依据。
素养说。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一时间,“素养”和“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文本中的热词。很多人认为“素养”一词不含有先天因素,更适合教育的语境。这就导致人们产生“是否可以用‘素养教育’取代素质教育”的疑惑。
教育思想说。还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这一观点使人们产生了“无需探索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的困惑,直接导致学界既忽视对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又轻视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不重视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在教育学科门类中没有素质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也不设置素质教育学专业,导致迄今为止找不到素质教育的专门研究人才。这是我国素质教育长期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实践中难以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困惑,导致了人们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迷茫,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其一,素质教育的号召力明显下降,逐渐被“弱化”和“虚化”。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指南缺乏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和探索素质教育的学术论文、经验报告等的数量不断减少,其影响力也持续下降。权威媒体少见有推介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哪怕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曾经涌现出的素质教育典型模式也未能得到推广和完善,逐步销声匿迹。特别是学校办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评价中,鲜有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更缺乏对素质教育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指导。有的地方甚至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增加点音乐、美术课程或课外、校外活动等。
其二,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而现实中应试教育仍然轰轰烈烈。高考改革从“3+X”到“3+1+2”,仍然只是考试科目上的变化,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高考的“指挥棒”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导向素质教育;虽然增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但因实践中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因服从“提高升学率”而流于形式;中小学的课改虽然做了一些素质教育的尝试,也因家长、学校和社会根深蒂固的追求升学率观念影响,未能改变应试教育状况;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过重,甚至一些幼儿园也布置家庭作业,加之愈演愈烈的课外和校外有偿培训,使作业、考试、分数的压力严重扼杀了我国中小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
其三,高校素质教育的成效不明显。当前我国高校普遍以通识教育代替素质教育,一些高校曾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等模式,但都是在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附加,且效果不明显,有的逐步沉寂。高等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未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根本转变,“培育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钱学森之问”等一些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
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关键是准确把握“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
(一)素质的根本要义
素质概念是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如果我们对什么是素质都不能准确界定,那么推行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我国提出和推行素质教育三十多年来,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概念作了多种表述,这些表述虽然用语或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但都是对素质本质属性不同程度或不同角度的揭示。笔者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3期)的“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一文认为:“素质是通过对潜质潜能的开发、信息(知识)的内化以及在之基础上知识的创新而形成的,决定人的外在表现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基本品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根本要义。
1.素质的本质属性
“素质”一词的原义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教育理论界一致认为,人既是自然生物体,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既含有自然因素,又具有社会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品质既有先天遗传因素,更有在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习得因素,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本质的集中反映,体现了人和动物根本区别,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基本差异。因此,在素质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基本品质这一点上,教育理论界是基本达成共识的。
素质既然是人的基本品质,必然决定和支配人的言行等外在表现。任何人所有的外在表现,包括其人生取得的成就,都是由其素质决定的。因此,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素质概念的这一要义,赋予了“素质”以教育学意义,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素质的构成
素质由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五个基本要素构成,且缺一不可。其中,观念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方面的品质,对主体人的言行等外在表现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品德是指道德品质,对主体人起着定向和调控的作用;能力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及其品质,决定着人的外在表现能否又快又好地实现目标和价值,对主体人起着能动作用;身体是指生理品质及其健康状况,对主体人的外在行为起着基础作用;心理是指自我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格气质等方面的品质,对主体人的外在行为起协调和支撑作用。五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主体人的素质状况。人们常说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劳动素质、创新素质等,以及按职业分类的员工素质、干部素质、军人素质、教师素质等素质都是由这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素质概念的这一要义,揭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3.素质的基础和来源
人的素质首先来源于先天遗传,但是先天遗传得来的东西并非素质。主体人通过遗传基因形成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潜在功能,我们称为潜质潜能。潜质潜能是素质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主体人只有在具备潜质潜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汲取营养,能动地接收、加工信息(知识)等并加以内化,进而形成发展相应的素质。离开身心结构及其功能,素质就因失去载体而成为无本之木。潜质潜能如果得不到开发,就只能以潜质潜能的形式存在,久而久之还会退化或消失,如“狼孩”、“猴孩”就是最好的例证。
光有潜质潜能也不能形成素质。潜质潜能只是素质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潜质潜能要变成素质还需要后天的营养、信息(知识)等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称之为素质的来源。主体人正是在潜质潜能基础上,主动汲取营养并能动地选择、吸收、加工、内化信息(知识)进而形成相应素质的。后天的营养、信息(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主体人每一种素质的形成都有赖于对营养的吸收和信息(知识)的内化,缺少这些来源,素质的形成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
潜质潜能是素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营养、信息(知识)是素质的来源,素质的这一要义为探索素质教育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4.素质的形成方式
在先天的潜质潜能和后天的营养、信息(知识)的基础上,人的素质通过“开发、内化、创新”形成。“开发”就是创设一定条件,通过启发、诱发、激发等方法,激活潜质潜能,调动内在能动性的过程;“内化”是指汲取营养和接收信息,能动地记忆、理解、吸收和运用知识,实现认知结构重构的过程;“创新”是在开发、内化的基础上,认知飞跃或重构,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开发、内化、创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共同成为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方式。对潜质潜能的开发,对营养、信息(知识)的内化,以及开发内化基础上的知识创新,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逐渐引起主体人内在认知结构优化与重构,从而使其素质得以形成发展。“开发、内化、创新”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方式。素质的这一要义,为素质教育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这一权威定义明显犯了逻辑上的同义反复错误,使人们仍然无从把握什么是素质教育,导致什么都是素质教育,什么也都不是素质教育。
根据上述素质的概念及其要义,素质教育包含两大根本要义:就教育根本目的而言,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就教育的根本方式而言,素质教育是实施“开发·内化·创新”的教育。
1.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
质教育首先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由素质的五大基本要素决定的。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就要促进受教育者素质所内涵的五个基本要素全面、协调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倘若缺少五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一种片面的教育、畸形的教育,必然导致受教育者基本品质的残缺不全。倘若忽视对学生的观念品德教育,很可能生产出来的是“危险品”;倘若忽视能力的培养,很可能生产出来的是“次品”;倘若忽视对身心素质的培养,很可能生产出来的是“废品”。总之,这五个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尤其是观念和品德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和心理五种基本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与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比如,“德”既包括道德品质,也包含思想观念;“智、体、美、劳”中既都含有相关“观念”、“品德”因素,也都含有相关“能力”因素以及“身体”“心理”等因素。
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教育。世间每一个人都是个性的存在。由于先天遗传带来个体潜质潜能的差异,以及后天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必然使每个人都表现出不一样的个性,有的这方面突出,有的那方面彰显。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间也没有两个素质完全相同的人。素质教育只能在受教育者原有的素质基础之上进行,是对每个人个性的挖掘和开发。因此,素质教育除了培养品质健全的人外还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发展人的个性,就是发掘人的价值,彰显人的灵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可以说,个性发展是科学之源,是艺术之源,是创新之源;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科学,就没有艺术,就没有创新。素质教育倘若不以尊重个性为出发点,不以发展个性为归宿,则培养的人才就没有竞争力,就不能解决“钱学森之问”,也难以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拔尖人才。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根本目的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是“残缺”的;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畸形”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都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2.素质教育是实施“开发·内化·创新”的教育
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方式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实施“开发·内化·创新”。素质教育的“开发”,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潜质潜能的开发,是指在发现学生个体潜质潜能差异和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好的坏境和条件,采取启发、诱发、激发等方法,激活学生的潜质潜能,进而调动其内在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开发包括发现——创设——激活三个步骤。“发现”是开发的起点,是指通过观察、关注等方法发现学生个体的潜质差异及其“闪光点”;“创设”是开发的条件,指为了实现“激活”而进行的环境准备;“激活”是开发的核心与关键,指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共情等对学生予以启发、诱发、激发等,使学生潜质潜能得到活化。开发的基本要求是针对不同潜质,实施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和拔苗助长。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开发,注重启发诱导、循循善诱。通过开发,学生潜质潜能达到活化状态,为下一步的内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素质教育的“内化”,主要指学生自我内化,是指学生在活化的潜质潜能基础上,对信息选择性接收,对知识理解性记忆、加工、消化、掌握、运用,并与自身已有的身心结构同化异化,促成认知结构重构从而形成素质的过程。信息(知识)内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认同——运用三个步骤,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首先从外界选择和过滤信息、接收和认知知识,然后在理解、消化基础上与自身认知结构结合并认同,最后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进而形成素质。内化是学生的主观能动过程。学校的作用是提供先进的教学条件和环境。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提供前言科学知识,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那种“填鸭式”“灌输式”方法是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法包括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实战式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认知结构的重构,生成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创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式和结果,是指在开发、内化的基础上,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开发的方式和手段、学生能动地自觉创新并实现认知的飞跃或重构,生成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运算、互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一日千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和更新。所以,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针对具体学生的个性潜质潜能或特长,采用进一步的教育方式或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另一方面是学生在知识内化的基础上,执着钻研其感兴趣的某一领域或方向,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生成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等,做出了创新性成果。+
“开发·内化·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方式,素质教育的其他具体教育方式或模式如翻转课堂、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实战式等等,说到底都是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下通过“开发·内化·创新”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一句话,“开发·内化·创新”是这些具体教育模式的灵魂。一切偏离“开发·内化·创新”的教育模式或方法都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形成发展,因而也都不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内化·创新”为根本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两大根本要义”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特佂、评价标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钥匙。
三、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实现必然建立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恰恰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劳动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将立足人的素质培养,通过大力提升劳动者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人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在于人全面发展的水平。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在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素质发展规律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素质所内涵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这五个基本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助于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又一本质内涵,人的自由发展主要表现在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能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潜质,通过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质都得到充分开发,有利于其个性充分发展;通过潜质开发调动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受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自由地发展自身多方面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二)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国家间竞争的基础首先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素质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质都得到充分开发,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正是通过高素质人才的批量培养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科技的竞争和创新驱动发展力的竞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胜科技竞争归根结底在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必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注重通过因材施教大力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从而发掘人的价值,彰显人的灵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正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培养创新人才,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三)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同时却也面临着诸多饱受诟病的问题,例如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精致利己主义盛行、创新人才缺乏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真正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只有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推进和切实发展素质教育,实施“五育”并举和“开发·内化·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才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长期以来的教育积弊。教育改革创新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改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育改革必须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始终把教育质量提升作为新时代赋予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与重大责任。坚持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发·内化·创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现实思路,切实回应了人民对新时代教育的期待与根本需求,有利于实现办党和人民满意教育的改革目标。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中国教育的伟大创举,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追求,也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略。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向世界教育强国迈进,必须坚决落实习主席十九大提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坚持和发展素质教育不动摇。
 
 
 
 
 
 
 
 
 
 
 
 
 
 
 
 
 
 
 
 
 
 
 
 
 
 
 
研究动态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为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的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提升,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期特别推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本系统包括以下六个测评分系统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综合测评系统》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测评》融合了国际、国内先进的人才测评机制,依托国内著名高校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遵循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针对大学生学习培养和职业发展,在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强化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就业等五个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大学生通过测评可以了解自己现阶段的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水平,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该测评可以使参测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自己的学习与发展,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测评》测评机制分为三层架构:第一层为综合测评,涵盖了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和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第二层为维度测评,分别为综合素质维、核心素养维和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维等三个维度的测评;第三层为组分测评。测评要素会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随机进行调整:
1.1大学一年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综合测评
1.2大学二年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综合测评
1.3大学三年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综合测评
1.4大学四年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综合测评
 
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测评
测评维度
维度组分
测评要素
身心发展素质
心理素质
情绪稳定力,心理适应性,心理调节能力等测评要素……
身体素质与健康
生活健康指数,身体素质等测评要素……
发展素质
正性情绪,自我灵活性,自信心,逻辑推理等测评要素……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
社会责任感,爱国意识,遵纪守法等测评要素……
思想品质
坚韧执着度,意志品质,思想道德修养,进取心等测评要素……
人文底蕴与文化修养
文明礼仪,文学常识,美学与欣赏等测评要素……
学习发展
与创新能力
行为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测评要素……
学习方法与能力
获取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数理能力等测评要素……
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测评要素……
测评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测评结论。该部分包括了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分析、个人优势和有待提高的建议等分析与评价。
第二部分:测评要素达标值在各成绩标段的空间分布。通过测评期望常模达标值(EIS)与实测成绩空间值(RAS)对比分析,得出您所测各要素在五个成绩标段的成绩空间分布。
第三部分:测评要素成绩达标值分析。经过各要素期望指标常模对比分析,得出所测各要素成绩达标值分析。
第四部分:基于维度的各测评要素成绩分析与评价。该部分通过对不同测评维度的测评要素的成绩分析,向您提交参测各要素的评价与建议。
第五部分:学习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议。根据您本次测评成绩,向您提供发展建议。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测评》将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素质能力的发展优势,并向您提出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发展建议,帮助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出积极的努力,为你的人生创造更加辉煌的前程。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系统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建设是配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根据我国中长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战略需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对在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科技管理人才。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是针对目前我国广大的高校急需,建立了评定系统的各个评价功能,涵盖了六个维度的评定系统模块管理。主要包括:学业素质评定、品德素质评定、文体素质评定、心理素质评定和能力素质评定等方面。
系统研发严格按照全国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体系大纲,完善了各个评定指标体系的设计。该系统由学生辅导员与学生干部负责为每位学在每个学年的表现评定和打分;同时该系统可以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在系统后台自定义测评指标体系的权重与分值,大大方便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开展。
学业素质(一级指标)(权重占60%)
(一)学业素质表现(二级指标)(权重占85%)
1.课程期末成绩
2.课程作业情况
(二)学业素质奖励(二级指标(权重占15%)
1选修课程
2课堂满勤
3英语等级考试
4计算机等级考试
5职业技能证书
6参加课程竞赛
7三好学生
(三)学业素质惩罚(不占权重,为减分项
品德素质(一级指标)(权重占10%)
(一)品德素质表现(二级指标)(权重占75%,即最高为75分)
(二)品德素质奖励(二级指标)(权重占25%,即最高为25分)
(权重占25%,即最高为25分)(不占权重,为减分项)
文体素质(一级指标)(权重占10%)
(一)文体素质表现(二级指标)(权重占70%)
(二)文体素质奖励(二级指标)(权重占30%)
(三)文体素质惩罚(二级指标)
能力素质(一级指标)(权重占10%)
(一)能力素质表现(二级指标)(权重80%,即最高为80分)
(二)能力素质奖励(二级指标)(权重20%,即最高为20分)
(三)能力素质惩罚(不占权重,为减分项)
心理素质(一级指标)(权重占10%)
(一)心理素质表现(二级指标)(权重占100%)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评定内容管理、评定模型管理、评定活动管理、评定过程管理、评定成绩管理、综合权重设置、评定测评成绩合成、综合成绩分析和评定指标管理等九个管理系统模块。
评定体系针对参测学生个人和集体提供科学量化数据,为学生管理部门提供系统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分析报告,更加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学习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辅导与提高。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综合测评系统
(一)《大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系统》
大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综合测评是配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大学生测评模式和机制,依托国内著名高校专家智库支持和遵循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培养和职业发展方向,构建了基于大学生基本素质、职业素质、职业潜质、职业品质、职业潜能、职业性格和职业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综合测评体系,将学生参测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维度测评要素进行测评常模与决策模型设计,为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与职业发展趋向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大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系统》包括二部分测评内容:
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与健康和发展素质综合测评。
   第二部分:大学生职业品质、职业价值趋向、思想品质和文化修养综合测评。
   第三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行为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综合测评。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测评系统的研发是配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融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大学生测评模式和机制,依托国内著名高校专家智库支持和遵循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针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培养和职业发展方向,构建了基于大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品质、职业能力、职业性格和职业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综合测评体系,将学生参测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维度测评要素进行测评常模与决策模型设计,为我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与职业发展趋向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测评系统》包括二部分测评内容:
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性格综合测评与评价。
  第二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倾向与职业定位综合测评与评价。
(三)《大学生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测评系统》
通过对受试者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四个方面综合测评和深入剖析,明确指出受试者适合的岗位特质,详细描述适合的工作内容,并给出职场发展建议,为广大毕业生和求职者确定自身职业定位和规划未来职业生涯,提供系统、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决策参考。系统研发背景:毕业生(求职者)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下面类似的问题:找工作时面对“房地产、食品、 IT ”等诸多行业,以及“技术、销售、管理”等具体工作,不知道究竟该选择什么和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毕业后想尝试一下本专业之外的工作,但是对其它的专业和工作,平时又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找工作前,常常面临着“自己能做的不想做,而自己想做的又不会做”的尴尬处境;甚至有些学生可能想说,我马上要面临毕业了,但现在却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精,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能做 ...... 以上问题之所以出现,和许多学生对自身职业定位的“不清晰、不合理或不及时”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于广大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来说,尽早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明确的职业定位,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测评系统就是通过专业化测评,达到帮助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自我,更加合理地“确定自身职业定位”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目的,从而对增强学生的就业力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都产生巨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测评项目
测试目的
测量维度
功能范围(测评报告)
职业规划测评
( 215道题)
人格测验
(适合做什么)
本测验主要以卡特尔 16PF 测试为依据,着重测试测评者的“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控制性、紧张性”等 16 个测试维度;同时帮助测评者了解自己独特的思维、学习风格,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1人格特征详细描述
2
工作中应发挥的优势;
3工作中应回避的不足;
4 个人风格特点;
5
团队中的人际特征;
6
职业素质分析;
7
职业类型分析;
8
岗位趋向;
9
适合的职业;
10
个人发展建议
 
职业兴趣测验
(144道题)
喜欢做什么
以“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理论”为依据开发,从“兴趣、人格、经历”三方面,评估测评者的职业兴趣。
考察测评者的“个人兴趣、人格倾向和个体经历”与霍兰德六种职业类型的适合度和匹配性。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100 道题)
擅长做什么
数学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资料分析等四项基本能力。
诊断受试者的能力优势;指明适合的相应工作;预测个体在不同工作中成功和发展的潜能
职业锚测试
(80 道题)
看重什么
八种主导职业价值观:
Ⅰ 技术/职能型
Ⅱ 管理型
Ⅲ 自主/独立型
Ⅳ 安全/稳定型
Ⅵ 创业型
Ⅶ 服务型
Ⅷ 挑战型
Ⅸ 生活型
职业锚(职业价值观)是指当一个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它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钱,还是为了权力,还是为了一种情感关系? ---- 本测验就是帮助测评者更加准确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择业提供参考
系统功能特点:
· 使用人性化: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在线测试、测试完可立即查看结果、并可在线打印报告;
· 测评报告内容丰富:报告包含相应图表和得分解释,报告内容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 针对性强:测评系统的题目、常模和评语,完全依据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特点设立;
· 指导性强:强调测评结果的应用,对测评者的就业择业、职场定位都具有很强指导作用;
· 后台管理功能强大:管理员可以对测评帐号自主管理;
本测评系统对测评者和“提高学校就业率”的帮助:
·帮助高校就业中心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
·帮助高校就业中心更好地迎接评估检查;
·帮助测评者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
·帮助测评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
·帮助测评者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适合的组织类型及工作环境等;
·帮助测评者把握自己的优势,以便在面试中恰当的表现自己;
·帮助测评者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机会时学会如何抉择;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
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是配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面向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综合测评。该测评是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实现对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正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
《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是针对学校、院系、班级或者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测评,测评包括十二个测评维度,主要包括:心理适应性、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力、正性情绪、应对困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意志品质、坚韧执着度、自信心、进取心和自主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该项测评可以帮助学校、老师和学生充分地了解学生自己在学校的各个阶段的心理素质发展情况。通过测评,系统在分析和掌握详实的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数据基础上,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个人提供详实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数据,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素质测评与指导服务。
 
 
 
 
五、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综合测评系统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测评》融合了国际、国内先进的人才测评机制,依托国内著名高校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遵循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针对大学生学习培养和职业发展,在综合素质培养、思想与职业品质提升、就业发展能力强化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就业等五个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大学生通过测评可以了解自己现阶段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水平,积极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该测评可以使参测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自己的学习与发展,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测评》测评机制分为三层架构:第一层为综合测评,涵盖了综合素质、思想与职业品质和就业发展能力的综合测评;第二层为维度测评,分别为综合素质维、思想与职业品质维和就业发展能力维等三个维度的测评;第三层为组分测评。测评要素会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随机进行调整:
综合测评
测评维度
维度组分
测评要素
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
情绪稳定力,心理适应性,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测评要素……
身体素质
生活健康指数,身体素质,精力充沛度等测评要素……
发展素质
控制力,自我经验和谐性,自信心,逻辑推理等测评要素……
思想与职业品质
职业品质
社会责任感,爱国意识等测评要素……
思想品质
思想道德修养,团队精神,坚韧执着度,进取心,执行力,意志品质等测评要素……
职业价值取向
社会交往价值取向,生活安逸价值取向,职业稳定价值取向,自我成就价值取向,自我存在价值取向,自我发展价值取向等测评要素……
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应对困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测评要素……
职业能力
职业敏感度,职业修养,一般效能感等测评要素……
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矛盾解决能力等测评要素……
 
测评报告的各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测评结论。该部分包括了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分析、个人优势和有待提高的建议等分析与评价。
第二部分:测评要素达标值在各成绩标段的空间分布。通过测评期望常模达标值(EIS)与实测成绩空间值(RAS)对比分析,得出您所测各要素在五个成绩标段的成绩空间分布。
第三部分:测评要素成绩达标值分析。经过各要素期望指标常模对比分析,得出所测各要素成绩达标值分析。
第四部分:基于维度的各测评要素成绩分析与评价。该部分通过对不同测评维度的测评要素的成绩分析,向您提交参测各要素的评价与建议。
第五部分:就业能力评价与发展建议。根据您本次测评成绩,向您提供发展建议。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测评》将帮助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素质能力的发展优势,并向您提出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发展建议,帮助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出积极的努力,为你的人生创造更加辉煌的前程。
 
六、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测评系统
(一)大学生创业发展能力综合测评
职业素质:创业潜质、心理素质、创新思维、坚韧执着度、学习能力;
创业素质:创业称职度、创业敏感度、创业适应性、创业潜能、事业心;
公司商法知识:公司法、劳动法、税法、商法、环境保护法;
财务营销知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营销策划、商务谈判;
运营管理知识:经营决策、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绩效管理;
创业基本能力:创新能力、环境分析能力、创业机会获取能力、创业资源获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
运营管理能力:运营管控能力、绩效考核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市场定位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品牌营造能力;
创业实战能力:创业规划能力、创意执行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危机处理能力、资源再生能力;
(二)创业综合素质专项测评
包括:创业发展实训测评;学习创新能力测评;沟通合作能力测评;应对困境与解决矛盾能力测评;控制力测量;日记社会适应能力测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测评;现实感测量;人际冲突解决能力测评;综合素质测评;人际信任量表测评;自我评价量表测评;人际交往能力测评;自我效能感测评
(三)经营管理能力专项测评
包括:客户关系处理能力测评;信息战略能力测评;控制风险能力测评;信息处理能力测评;矛盾解决能力测评;坚韧执着与执行能力测评;激励教育能力测评;实践能力测评;企业文化塑造能力测评;行为能力测评;客户服务意识测评;自我发展能力测评;供应商管理能力测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测评;合同制定和管理能力测评;项目可行性分析能力测评。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发展能力测评报告(样)
大学生入学素质能力综合测评报告(样)
姓名
刘远程
性别
身份证号
 
测评成绩
73.76
就读学校
武汉某大学
报告编号
DXSZ20200126078
报告日期
2020.01.26
 
 
 
 
 
目 录
第一部分  测评结论…………………………………………………第4页
      一、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分析
      二、测评矩阵成绩分析
      三、多元潜能动力趋向分析
      四、维度组分测评成绩分析
      五、您的优势分析
      六、有待进一步学习、培养与提高的方面
第二部分  测评要素达标值在各成绩标段的空间分布…………第8页
第三部分  测评要素成绩达标值分析…………………………… 第7页
第四部分  基于维度的各测评要素成绩分析与评价………… 第10页
      一、综合素质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二、核心素养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三、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第五部分  学习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议……………………………第19页
第六部分  结束语………………………………………………… 第21页
第七部分  测评质量技术分析…………………………………… 第22页
 
术语解析:
 
1
综合测评矩阵
该测评模型概括了三个测评维度及其九个测评维度组分。
2
测评成绩达标值
表示各个维度及其测评要素的测评成绩占该测评常模期望指数的适度达标值。
3
RAS
表示所测要素成绩的实际达标空间值。
4
EIS
表示各个测评维度及其要素在测评常模中的测评达标期望值。
 
大学生入学素质能力综合测评报告
报告申明
本测评报告由中国老教授协会 智慧教育研究院发布,针对您参与的《大学生入学素质能力综合测评》提交的科学性、权威性的测评报告。该测评报告具有专有性和唯一性,任何针对本报告的修改、转发、拷贝和打印等行为,都将视为对该测评报告的侵权行为。
该报告的保密义务由您个人承担,请务必保存好您的测评账号、密码和测评报告。
刘远程同学,您选择了《大学生入学素质能力综合测评》,根据本次测评的目的和要求,测评的维度及其各要素包括:(1)综合素质维度(包括:心理素质、发展素质、身体素质与健康)测评要素9项;(2)核心素养维度(包括: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思想品质、人文底蕴与文化修养)测评要素10项;(3)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维度(包括:学习方法与能力、行为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测评要素12项,共计31项测评要素,155个测试题目。您本次的测评所用时间为31分钟,实测要素31项。根据测评结果,您的测评达标成绩为73.76分,本报告向您提交该次测评的综合评价。
一、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分析
维度组分测评成绩达标值
刘远程同学,针对您在《大学生入学素质能力综合测评》结果分析,得出各维度达标值如下:
(1)心理素质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89.33%;
(2)发展素质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81.50%;
(3)身体素质与健康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55.50%;
(4)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78.33%;
(5)思想品质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83.00%;
(6)人文底蕴与文化修养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62.00%;
(7)学习方法与能力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69.60%;
(8)行为能力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81.25%;
(9)创新实践能力维度测评成绩达标值为 66.00%。
 
二、测评矩阵成绩分析(Evaluation Matrix Score Analysis,EMSA)
本次测评为您提供整体测评矩阵的维度成绩截面分析模型,通过该模型您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各维度截面测评成绩分布状态,更加明确自己参测成绩分布情况。
三、多元潜能动力趋向分析(Multiple Potential Dynamic Trend Analysis,MPDA)
素质能力赋予您生命的本能与潜能,各参测要素之间的关联反映了您的生命基因的动力趋向。本次测评展示了您的多元潜能适度值为73.76%,模型中各要素的点向面积代表了你在该方面的潜能动力趋向值。
 
 
四、维度组分测评成绩分析
1、维度成绩曲线图:根据您参测成绩达标值分析,各测评要素的测评成绩是在百分制的基础上经过各个测评要素组分、维度及综合测评矩阵的权重适度加权后的实际得分。
2、测评维度与组分成绩列表:您本次的测评成绩总分为73.76分,其中综合素质维度为22.04分;核心素养维度为30.12分;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维度为21.6分。
维度测评成绩分析
测评维度    维度成绩       维度组分                    组分成绩
综合素质    22.04          心理素质(3要素)            8.04
发展素质(4要素)             7.34
身体素质与健康(2要素)       6.66

核心素养   30.12          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3要素)   9.4
思想品质(4要素)            13.28
人文底蕴与文化修养(3要素) 7.44

学习发展   21.6          学习方法与能力(5要素)       8.35
与创新能力                行为能力(4要素)            7.31
创新实践能力(3要素)        5.94

 
 
五、您的优势分析
根据您的测评成绩综合分析,您在以下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优势,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努力学习与创新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
优势列表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达标值
心理调节能力
 
95%
自我调控能力
 
95%
心理适应性
 
93%
写作能力
 
93%
学习能力
 
92%
进取心
 
92%
坚韧执着度
 
90%
沟通能力
 
88%
正性情绪
 
88%
 
六、有待进一步学习、培养与提高的方面
根据您本次的测评成绩分析,您需要在以下方面通过学习与培训提高完善自己。
(1)在综合素质方面:
您需要进一步学习、培养、调整与提高的方面有:生活健康指数。
希望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并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学习,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我学习创新能力。同时要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在承受挫折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议您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基础上,加强身体锻炼,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人才。
(2)在核心素养方面:
您需要进一步学习、培养、调整与提高的方面有:美学与欣赏。
希望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政治思想品质修养,升华思想境界,努力提高认同规范和意识转化能力,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
(3)在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方面:
您需要进一步学习、培养、调整与提高的方面有:数理能力、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希望您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这些发面的锻炼与提高,努力学习与积累相关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获取认识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一、综合素质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要素名称
适度达标值
要素评语
逻辑推理
75%
通过逻辑推理测试表明,您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对逻辑存在的事务表现出较强的抽象概括力、分析力与理解力,能够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学习和事物进行逻辑推理,对事物间关系或事件的走向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可以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事务进行逻辑推理以获得满意解。
希望您继续发挥在逻辑推理方面的优势,全面掌握逻辑推理的结构序列关系,深入领会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的推理个性化解释,努力获取未来真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水平。
自信心
80%
通过自信心测试表明,您的自信心突出,无论面对的困难有多大,都能保持轻松和平静;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能够保持镇定,努力应对,较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在遭受挫折和前途渺茫时,能够坚强自信,重新振作起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总的来说,您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把握自己的心态,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建立坚实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为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兢兢业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信理念,勇于开拓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正性情绪
88%
正性情绪表现为一个人的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情绪,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伴随着喜悦、开心和愉快的心情,不受负性情绪的感染和影响,能够让周围的其他同学心情愉悦。对于大学生的您来说,正性情绪是一种让自己开心快乐,也会让别人也心情舒畅的一种情绪释放。
通过正性情绪测试表明,您保持了很好的正性情绪状态,时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您具有健康向上的情绪状态,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建议您继续保持目前良好的状态,努力缔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进取,树立理想的价值观,为自己的学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生活健康指数
24%
生活健康指数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中的健康生活环境的量化表示,包括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条件、运动锻炼、睡眠质量、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认知层次、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通过生活健康指数测试表明,您的生活健康指数较低,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质量差,不注意自己的饮食,缺乏运动;精神状态不佳,在不同学习和生活情况下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稳定。
希望您全面提高意志品质和控制力,保持良好生活状态,增加适量的运动强度,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坚持有效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健康水平。
心理调节能力
95%
通过心理调节能力测试表明,您的心理调节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善于掌握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当遇到学习生活压力和挫折时,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充分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及生活环境,能尽快的提高自己的本能和消除环境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平时,不论是在学习生活中的失误和个人学习发展的巨大波折,您都能够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和克服。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学习生活中,遇事处事保持乐观融合的心态,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善于适应新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正性情绪,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
情绪稳定力
80%
情绪稳定力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指一个人能够积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心理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变化,不会因为顺心的事情心花怒放,也不会因为波折的事情愁眉苦脸。通过情绪稳定力测试表明,您具备较强的情绪稳定力,情绪稳定状态保持的较好,时刻保持较为积极乐观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较强。遇到紧急和突发事情时能够较为全面的控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和烦恼心情,面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能够表现的较为积极。
希望您努力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极进取,乐观面对学习与生活,远离负性情绪的干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精彩。
自我灵活性
83%
自我灵活性是指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具有的灵活的能力,它与原则性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灵活性与原则性的辨证关系,原则是基础,灵活是发展,原则是灵活变化的度,灵活是在原则限制范围内的灵活,它有利于自我和谐生活环境的持续与维护。
通过自我灵活性测试表明,您表现出突出的自我灵活性,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来面对各种不同困难和挑战,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调整,高效地解决各种困难和挑战,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经验和谐性,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作为一名大学生,希望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自我灵活性状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学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心理适应性
93%
心理适应性对于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反映了您的个人性格与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通过心理适应性测试表明,您的心理适应性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具备了较高的学习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您平时乐于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遇到陌生人也不拘谨,与您周围的其他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很快地适应和习惯新的环境。当您身处重要的场合,例如课堂回答问题、考试和竞赛等情况下具备了从容镇定的心态,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希望您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如果遇到学习压力和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积极应对,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构建更加坚实的心理基础。
身体素质
87%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潜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同时,包括了一个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素质;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也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有更为密切的关系。通过身体素质测试表明,您的身体素质达到了非常健康的水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为健康乐观,性格坦然,很少生病;尽管学习压力很大,但是您的身心疲劳状态能够很快消除;尽管生活压力较大,您的生命机理充满活力,健康而精神饱满,使得您的精力非常充沛,生活生气勃勃,充满了力量。
希望您继续努力保持自己的身体素质优势,努力学习身体健康知识,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身体状况,以适应自己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进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能力水平。
二、核心素养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要素名称
适度达标值
要素评语
思想道德修养
67%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测试表明,您表现出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相关知识,对个人的学习发展目标有较为明确概念,在遵纪守法、爱国意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水平。在学校的学习和交往中,能够做到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树立了理想的人生价值观。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努力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坚定学习为国、品德为人、尊师重孝的人生道德准则,积极向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坚韧执着度
90%
通过坚韧执着度测试表明,您的坚韧执着性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遇到生活波折、身体及精神困难时表现出突出的坚韧性和耐受力;在遇到某项任务的压力时,积极应对,表现出较高的意志力;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努力争取解决,坚持到底,不改变自己初衷。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坚持既定发展目标,坚定自己的发展意志,树立远大的人生发展目标,发扬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坚韧执着性格,勇敢面对学习中的困境,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进取心
92%
通过进取心测试表明,您的进取心达到了较高水平,具备了高尚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品质,对待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持久地、自信地、坚决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您能够持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再学习意识较强,能够深刻挖掘自己的潜能,具备了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学习理解,积极开拓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待自己的发展过程的艰难敢于勇敢应对,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文学常识
75%
文学常识是指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等相关知识和文学成果所形成的理论与文化结晶,包括了社会所包括的作家、作品、文学发展及其各种典故和学识,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和文学历史。通过文学常识测试表明,您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文学常识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四大名著、四书五经、世界名著等基础知识了解得较为深刻,熟悉诗歌、散文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积极参加文学常识及相关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进一步提高自己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
遵纪守法
80%
马克思曾经讲过,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学生都要遵守纪律和国家法律,尤其要遵守学校班级的纪律和与学校集体活动相关的规定。通过遵纪守法测试表明,您对遵纪守法等相关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熟悉,具备了较好的学习法律和遵守纪律的行为约束力,学法、知法和增强法律法制的观念较强,了解作为文明学生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希望您继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规范认同力,自觉遵守一切法律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和持有高度责任心的有志青年。
爱国意识
80%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意识是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达,是一个人人生价值与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通过爱国意识测试表明,您具备较强的爱国意识,对祖国表现出较深厚的感情,热爱祖国,对民族精神与历史有较为深刻的感知;较为关心祖国的发展,积极融入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爱国意识之中。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立志为国进取,保持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进一步提高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文明礼仪
75%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大家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具体包括了一个人的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方面素质和风格。通过文明礼仪测试表明,您的文明礼仪水平表现较为突出,具备了较优秀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学习生活习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较为积极主动和礼貌待人的风格。
希望您保持自己的优势,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意识下进一步加强文明自律,尊敬师长和表里如一,努力达到自我要求和管理,诚心诚意待人等高尚境界。
美学与欣赏
36%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与欣赏关系的理论,审美与艺术欣赏是密不可分的,审美与艺术欣赏活动是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是综合了音乐、艺术、形体、文学和影视戏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学科。通过美学与欣赏测试表明,您具备了基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对音乐艺术欣赏常识及其相关作品有基本的理解,对美学的本质和审美主体有较为全的认知,对音乐、艺术、形体、文学和影视戏曲等作品表现出基本的鉴赏能力。
希望您以美学与艺术的视角,全面熟悉和理解审美活动、艺术创造以及审美类型等方面知识,深刻解读和感悟其中的精华,进一步启发和感受现代音乐艺术作品的魅力和情趣,提高自己对审美客体的本质及特征的全面理解水平。
社会责任感
75%
作为一名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对您来说,社会责任感是指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要表现出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反映了他的内在精神和主观责任意识有突出的行为表现。通过社会责任感测试表明,您的社会责任感表现较为突出,具备了理想的价值观,拥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学习方面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在生活中对待父母和家人有深刻的自我责任意识,对待同学和他人表现出乐于助人和奉献精神。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和曲折,积极参与集体和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做到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学习与发展目标。
意志品质
83%
通过意志品质测试表明,您的意志品质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性、果断自制性和坚韧执着度,具备了较强的自治约束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独立自主地确立合乎实际的学习任务;善于坚持己见,义无反顾地执行自己的人生目标,表现出较高认同规范、内在精神和正性情绪,能够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意志,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觉反思和评价。
三、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维度:各要素测评成绩分析与评价
要素名称
适度达标值
要素评语
自我调控能力
95%
通过自我调控能力测试表明,您的自我调控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深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较为有利的形式、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效的对自己的学习、思维和行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表现出良好的自我发展素质与能力。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自我调整发展过程中,积极向上,团结同学,协调大家一起提高自我管理与调控能力,在不同的学期阶段,把握自己的课程学习与知识积累,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创新能力
50%
通过创新能力测试表明,您的创新能力表现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创新性目标和手段。您具备了一定的再学习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创新方式和手段进行学习,努力完成自己创新任务。
希望您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解放思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战,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内在精神,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沟通能力
88%
通过沟通能力测试表明,您的沟通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和工具,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交流沟通信息,显现出您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您能够敏锐地察觉交流对象的思维和意愿,交流导向性强。在人际交流中,您的口才出众,善于把握听众的心理,语言具有鼓动性和鼓舞性。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提高自我意识释放能力,在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努力突破自己,提高自己的表达沟通方法,通达交流目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水平。
自我发展能力
85%
通过自我发展能力测试表明,您的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较高,能够清晰的认知自己学业发展的优劣势,准确给自己定位,能够根据自己的素质与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用一切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条件,采取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勇于面对困境挫折,学会释放心理压力,努力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坚定不移的去努力拼搏,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获取认知能力
63%
通过获取认知能力测试表明,您的获取认知能力表现较为突出,能够关注和获取社会对自己社会存在的责任要求,具备了努力学习知识的良好素质,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学知识和生活技能能够领会吸收,拥有较好的知识转化客观现实的能力;在学习生活中乐于助人,与人和谐相处,意识内化水平较高,显现出较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认知能力。
希望您继续努力开拓思维,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转化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相关知识学习与知识认知能力,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吸收、记忆和应用释放水平,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习方法
50%
学习方法对您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主要的辅助作用,是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方法包括了科学的学习习惯、学生时间安排、学会预习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因素,构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通过学习方法测试表明,您的学习方法效果比较明显,对目标学习、问题学习和矛盾学习等方法的实质有基本的理解,熟悉理解记忆、快速诵读和提纲记忆方法,使自己的记忆力有较为突出的提高。建议您继续努力,积极采用联系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快速有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习能力
92%
通过学习能力测试表明,您的学习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具有强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意愿,学习进取心较强,具备了鲜明的学习动机和意志品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动力和知识转化能力。您的学习眼界开阔,具备了全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在遇到学习困难和挫折时,能够采取正确灵活的方法解决困难,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自学能力与学习方法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塑造自己的综合知识资源的利用能力,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塑造自己的写作能力、数理能力和知识融合能力,全面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57%
通过人际交往能力测试表明,您的人际交往能力表现较为突出,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轻松融洽地与他人交往沟通,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交流,以达到自己交流沟通目的;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显现出较为积极的交流沟通意念,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交流环境和过程较为顺畅,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流角色和交流对象,能够在交流实践中,努力构建自己的人际交流关系群。
希望您继续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对待学习生活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创造人际交往的良好环境,为自己的发展缔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素养。
实践能力
75%
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您来说是指您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事情的亲历实践过程的效能表现,对于您的学习和性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学生总是积极参与课外实践,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用实践的成果验证自己所学知识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能力测试表明,您的实践能力表现较为突出,能够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和课外实践,学习严谨努力;在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讲求实效。建议您继续保持这方面的优势,努力学习,亲历实践,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为自己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课外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写作能力
93%
写作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学习撰写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写作要求范围内,进行各种应用文、公文、通知文件、指示和公文等方面写作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写作风格、写作方法和写作艺术的综合体现。
通过写作能力测试表明,您的写作能力达到了较高层次,全面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等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文秘、管理学、文学应用写作等基础理论,对各类型的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理解深刻,全面熟悉应用文写作的结构、写作方法和写作文案要求,对应用文的文种、应用文写作理论和应用文写作技巧有全面的掌握。建议您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应用文写作技巧与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数理能力
50%
数理能力是指一个人的高层次的计算能力,是进行链状数学逻辑推理和分析数理模式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数学中的计算、量化、分析、推理能力;科学研究中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模型和工程计算过程中的计算、分析、概括、推论、假设、逻辑判断和因果总结的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数理能力测试表明,您具备了基本的数理能力,基本能够对数理逻辑关系和多重计算快速分析与概括,对于数理难题的解析和推理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能够进行一定的数学模型与工程计算的分析、因果假设和逻辑判断过程,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计算量化分析推理能力。
希望您继续保持自己子在数理能力方面的优点,努力学习与精算推理,积极探讨和学习先进的数理分析与运算知识模型,提高对于数学系统工具的使用能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创新思维
73%
通过创新思维测试表明,您具备了较强创新思维感知能力,习惯于以新颖独创方法解决日常事务问题,创新思维惯性趋向表现突出,能够以独特的逆向思维和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难题,掌握了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在受到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刺激而联想其他的与之有关的事物现象时,为了获取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而不顾一切地去创造发挥,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希望您继续保持在创新思维方面的优势,深入学习创新理论与实践发展理论知识,勇于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未来,努力塑造发散思维、纵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协同感知能力,不依附于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达到富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刘远程同学,通过对您本次测评成绩的综合分析,您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达到了良好水平,具备了良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发展与创新能力,能够全面适应大学的学习与个人学业的发展。通过本次测评数据分析表明,您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素质、身体素质与健康,学习方法与能力、认知规范与获取认知能力表现较为突出,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质、审美与文化修养,具备了较为突出的行为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希望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对学习压力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在提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内在精神、获取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
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随着个人综合素质与学习发展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您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与创新能力,积极完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发展能力。另外,在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合理定位自己的学习愿景及学业发展规划,实现学习发展及职业生涯发展的奋斗目标。
 

湖北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