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总第8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发布时间: 2018-04-08阅读次数:

 

湖北省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8年第1期(总第8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8年3月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中心事记
           
 
 
1.中心承办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成立大会。2018年1月16日下午,为深入推进湖北高校素质教育研究工作,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武昌理工学院举行,该会由武昌理工学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代表参加。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总顾问、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开,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向显智等出席,大会由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万仁德主持。
通过与会人员投票选举,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当选为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会长。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向显智祝贺高教分会成立。他说,湖北是高教大省,理应走在前面,高教分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希望高教分会在赵作斌会长的带领下,扎实开展工作,取得更大成绩。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首任会长赵作斌表示,在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的指导和支持下,高教分会将大力开展湖北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推动湖北高校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2.中心开展《论素质》专题讨论会。2018年3月4日,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行政楼七楼会议室参加由赵作斌校长主持,王元璋顾问,王海涛校长助理等领导参与指导的《论素质》系列论文专题研讨会。赵校长首先宣布《论素质—素质概念新解》一文已刊发在《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好消息,会议重点对《再论素质—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积极研讨,赵校长对该论文的修改作出指示,并表示期盼该文可以早日见刊。
3.《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创办并主管的期刊,注重权威解读和方向引领,素有“高教第一刊”的美誉。该刊2018年第3/4期(总601期)“高教纵横”栏目刊发了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的《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一文。该文从“素质的内涵与外延”、“素质的基本特征”、“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等方面,对素质概念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创新性的解读。赵作斌教授认为,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综合体现,是决定人自身质量优劣的本质所在;任何素质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人对相应知识的内化;一切未能开发受教育者潜质或未能促成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赵作斌校长论文中提出的关于素质概念的新观点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确立了判断标准,有利于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研究成果
 
 
 
 
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
赵作斌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综合体现,是决定人自身质量优劣的本质所在。
    任何素质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人对相应知识的内化。
     一切未能开发受教育者潜质或未能促使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概念是素质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价值取向,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二十年来,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其关键性制约因素就在于缺乏从教育理论方面对素质和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如什么是素质,还是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精准地界定素质概念。
一、    素质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素质的内涵,研究者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总体而言,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决定了人的外在表现;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笔者认为,关于素质的界定,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素质是人所特有的;其二,素质与主体人不可分离;其三,先天遗传形成人的潜质,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其四,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其五,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因此,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外在表现的内在品质。根据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观念素质
观念素质是指主体人已经内化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方面的品质。有关观念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观念素质,主体人在先天潜质开发的基础上对有关观念方面的知识内化后才形成主体人的观念素质。有关观念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观念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认同——践行”,其中,“践行”是观念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观念素质的标志,践行程度标志着主体人观念素质的高低。这里的“践行”,特指主体人以认同和接受了的观念,支配自身的行为,做到了知行统一,也就是说主体只有践行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践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其观念素质。只有“践行”,即内化为主体自身品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主体人的观念素质;不能“践行”,即没有内化为主体自身本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不是主体人的观念素质。
2.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是指主体人已经具备了的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品德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品德素质,主体人对有关品德方面的知识认知、认同并践行,即实现内化后,才形成主体人的品德素质。品德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品德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认同——践行”,其中,“践行”是品德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品德素质的标志。这里的“践行”,特指主体人真正做到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达到了知行统一,也就是说主体只有“践行”某种品德,才具有该品德素质。如果主体人只是知道、理解、讲述某种道德规范或品德要求,这只能说他“存储”了有关该品德的知识,但尚未内化为其自身的品德素质。只有“践行”,即“内化”为主体人自身品质的品德,才是主体人的品德素质。
3. 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指主体人具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公关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有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能力素质。主体人对有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知识加以记忆、理解、掌握并运用,也即实现内化后,才形成主体人的能力素质。知识内化为主体人能力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记忆——理解——掌握(会运用)”,其中,“掌握(会运用)”是能力素质是否具备的标志,而且“会运用”的程度是能力素质高低的标志。这里的“会运用”,特指主体人能够用记忆或理解了的知识客观认识事物或解决实际问题,也即真正掌握了该能力。也就是说主体人只有会认识、会实践,他才具有相应的认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如果只是知道、了解、能复述出某种能力的概念或相关知识,这只能说明其“存储”了有关该能力的知识,但尚未内化为其自身的能力素质。主体人的能力素质必须会运用,也即会认知、会实践。只有掌握了或会运用的,即“内化”为主体自身品质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是主体人的能力素质。
4.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主体人的生理品质及其健康状况,具体表现在身体形态和结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人体适应能力等方面。有关营养、运动、保健等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身体素质。主体人的身体素质是在对其先天身体潜质进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加之后天对有关自身身体及营养保健的知识认知并应用,从而促进主体人身体的健康发展,即实现内化后,才转化为主体人的身体素质。有关身体及营养保健等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身体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应用——达到健康标准”,其中,“达到健康标准”是身体素质形成的标志。
5.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主体人具备的自我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格气质等方面的品质。它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如自我认知(自卑、自信、自豪)、心态(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意志品质(刚强、果断、坚韧、毅力)、人格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等。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心理素质。主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对其生理潜质开发的基础上,加之后天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对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加以认知、体验并调适,也即实现了相关知识的内化,才形成主体的心理素质。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心理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调适——达到健康状态”,其中,“达到健康状态”是心理素质形成的标志。
上述五类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体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观念素质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品德素质起着定向和调控的作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五类素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主体人的综合素质或基本素质。
二、    素质的基本特征
综合前文论述与分析,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外在表现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素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自然性是指人的素质源于先天潜质,其载体是人的身心结构,具有自然性。后天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形成的素质,又表现为人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及其功能,也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是指人的素质因其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与发展而带有的人类社会的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素质来源于知识的内化,其内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自然性是人的素质的载体,社会性是人的素质的内容。素质统一于载体的自然性和内容的社会性之中。
2.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内化是指人的素质只有且必须通过内化而形成。人的素质是在潜质开发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它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形成素质;倘若没有内化,则不可能形成素质。外化是指人的素质总是且必然通过外化来体现。人的素质总是通过其外化的情绪、态度、行为等来释放出其内在能量,并作用于相应的活动对象,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也就是说,素质通过外化来体现,从而发挥其作用。
素质是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即通过内化而形成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其外化的各种表现,主体人外在的各种表现同样又反映出其内在的素质状况,二者具有一致性。此外,内化和外化还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常态,正是在“内化——外化——再内化——再外化”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人的素质得以提升和发展。
3.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形成或发展。没有稳定性,就没有素质的存在。那些偶然的、一时的、片段的认识、冲动、行为等,均称不上素质,只有那些惯常的、稳定的品质与行为特性才是素质。
素质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人的素质可通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改变和发展。随着个体人对潜质的不断开发和对知识的不断内化,其素质水平必然会相应地提高。因此,人的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步发展形成的,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扩展、深化、延伸,这就是素质的发展性。
稳定性是发展性的基础,发展性是对稳固素质的改变与提高;发展性是形成稳定性的手段,稳定性是发展手段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相统一,就可以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水平。
4.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由于个体先天潜质和后天开发内化的差异,必然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出素质的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素质完全相同的人,这就是素质个性的体现。
素质不仅表现为个性,而且表现为共性,即表现为各类群体中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生活在某一群体中的人必然带有某种必须共同遵循的规范或价值,体现为共性。小到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们的素质都有共性。民族素质就是一个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稳定的品质,包括民族智慧、意志、情感、性格、体质等因素的综合。共性还表现在素质的类似构成上,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
三、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揭示了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综合体现,是决定人自身质量优劣的本质所在,人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由人的素质所决定的。所以,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就应该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指向和目的。一切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都是偏离了人的本质的教育,都是“舍本逐末”的教育。一言以蔽之,教育的本真含义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价值取向。对素质概念重新认识,揭示了素质的本质及素质教育的本质,为作为人类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我国教育改革战略方向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明确了先天潜质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揭示了知识是素质形成的源泉,找到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方式和根本规律,进而找到了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根本原则——开发内化。这些论断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教育学基本理论。其一,每个人的先天潜质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依据。表明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这种“先天潜质”所带来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的个性潜质进行有效开发。其二,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任何素质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人对相应知识的内化。表明教育并不排斥知识的传授,关键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有利环境和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知识的内化,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其三,开发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观念、品德、能力、身心等方面的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个主体的素质,唯一的方法是开发内化。开发内化是教育的真谛。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还为素质教育明确了判断标准即是否开发内化和是否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只有有效开发受教育者潜质并促成其知识内化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一切未能开发受教育者潜质或未能促成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五大素质的教育。缺少五大素质教育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一种片面的教育、畸形的教育,都是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相悖的。这一规律的揭示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确立了判断标准,有利于素质教育真正“落地”。(转载自《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3/4期)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0-4-5.
[2] 杨叔子.素质·文化·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3]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 杨福家.博雅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5] 李坊穗.素质的概念与定义——素质概念的逻辑学证明【J】.辽宁教育,2012(8).
[6] 罗永忠.素质与素质教育:理性拷问与多元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
[7] 王建军.心理素质概念的内涵新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8] 吴光章,龚映丽.素质内涵的界定及其应有之义【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5).
 
 
 
  
 
研究动态
 
 
 
 
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杜玉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做到“三个树立”。
第一,树立坚定的大局观。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改革发展实践,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把握新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方位和坐标。本科教育要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引领,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底色,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牢根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是看一时的规模、数据,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看它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影响。要强化以国家需要为目标的理念,把适应国家需要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衡量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关键要看大学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比度”,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
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第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建立健全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的新机制,让广大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需要我们科学把握人才素质的核心内涵,深入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
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着力建立健全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使命和担当
程基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一代青年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人的担当。必须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来讨论大学的素质教育。
第一,要加强理论武装,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核心、最基本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重要讲
话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帮助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实现“四个正确认识”的根本途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第二,要提倡学哲学用哲学,着力提升科学理性的思维素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科学的思维方法,强调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当今社会,世界复杂多变,青年人每时每刻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最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希望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能够带头学哲学,既让自己更聪明、更智慧,又给我们的民族增加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
第三,要突出个性化培养,着力提升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个性化培养最关键的是应该给学生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努力实现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的良性互动。第四,要大力拓展国际交流,着力提升国际化素养。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快速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较强的国际化素养应该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必备素质。必须着力培养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人才。
 
 
如何发展素质教育
王义遒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建设创新型国家靠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在教育。“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教育界针对当时教育领域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或提法。“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是很有针对性的,是从特定角度对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补充或具体化。尽管在理论上还有一些待澄清的地方,但从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看,素质教育在实践上总体是有助于落实教育方针,起了好作用的。在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引发了教育思想理念的大讨论,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之后产生的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大学里比较普遍地新引进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
当前,应从教育理论上重新定义“素质”和“素质教育”,使之真正科学化,成为绝大多数教育界同行的共识。要厘清“素质”的结构与内涵,其内涵要包含新时代的新要求,例如: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文化自信,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村公民的品质等;“素质”与教育中其他对人的品格概念的关系,如人格、德行、信仰以及知识、能力、态度等。对“素质教育”概念要进行科学界定,并说清其究竟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模式、体系或制度等;特别是要阐明素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上要结合新时代、新经济、新科技的要求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方法和手段等。在当下,特别要提出一种能使素质教育广泛推进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