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所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无论到什么时候,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不容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不容偏离。因此,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捍卫者与继承发展者。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生力军,只有一代代有理想、有才干的青年人成长起来,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才能将中国梦的愿景变为现实。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要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将伟大精神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的特质。2017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2017年12月30日,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你们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胸怀大志,刻苦学习,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优秀人才,把学到的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他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愿意将所学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要深明大义,有为实现强国之梦作出个体贡献的自觉担当,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有坚定的意志,执着的信念,珍惜时代际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中施展抱负,展现出未来社会发展引领者应有的胸襟气魄和精神风貌;要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认知国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贴近民生。
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铸魂之举。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以历史为镜鉴、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阐释为辅助,帮助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积极阐发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使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坚持爱国情怀、创新精神、世界眼光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突出特征,进而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之中。
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举措。应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教育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肖贵清)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