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11-18 阅读:

 
                                                                  ——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彰显了“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指出了“实干兴邦”的现实路径,明确了“创造伟大”的发展动力,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在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中,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培育积极劳动态度中,要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在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中,要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在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中,要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以及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要义
崇尚劳动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2013—2016年,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均会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一系列与劳动密切相关的重要论述。2018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再次表达了他对劳动的崇尚、对劳动者的尊重。可以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
1. 尊重劳动者——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人本关怀。尊重劳动者是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必然要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因此,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中,“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2015年“五一”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尊重劳动者是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种种错误认识的矫正。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带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有人把权力与财富作为判断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崇尚投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人一切向钱看,看不起一线工人、看不起农民工……针对这些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掷地有声。“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尊重劳动者在国家政策上集中表现为“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代表了党和政府对新时期普通劳动者发展困境的深刻认识与主动担当。2014年4月,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习近平指出,“当前,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等原因,一些企业和职工遇到了种种困难。越是这样,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重申了劳动者至上、劳动者伟大的社会价值观,明确了造福劳动者、维护好劳动者根本利益的执政理念,表达了强烈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本关怀。
2. 实干兴邦——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指出的现实路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基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警示。
实干兴邦,需要真抓实干的诚实劳动,还需要埋头苦干的辛勤劳动,习近平强调,“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不畏艰辛、不辞辛苦、不怕辛劳的辛勤劳动永远是托起“中国梦”的健康底色。
3. 创造伟大——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明确的发展动力。“实干”与“创造”,在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是相辅相成的。“实干兴邦”,立足当下,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创造伟大”,着眼未来,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等收入阶段”的关键期。同时,还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大、投资与出口增速日趋放缓、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等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突破瓶颈、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唯一出路。针对这种情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总之,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表现出了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其“尊重劳动者”的人本情怀,“实干兴邦”的苦干实干精神,“创造伟大”的进取创新精神,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时代意蕴,从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品德、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等方面,赋予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新动能。
1. 在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中,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其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关系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价值取向、就业倾向、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特质。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只有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尊重劳动”为“四个尊重”之首、不能离开“尊重劳动”去谈时代精神,由衷认可“实干兴邦”“创造伟大”的道理,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切实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心态,“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才能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扎根、生长,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养成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品德。
2. 在培育积极劳动态度中,要格外强化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劳动态度是在一定劳动价值观支配下、在长期劳动情感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待劳动的心理倾向。“爱劳动”一直是我国劳动教育中特别重视培养的基本劳动态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除了要继续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辛勤劳动态度的培养。辛勤劳动是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青年人,“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更是告诫青年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今天的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优越的年代,普遍没有受过生活艰辛的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的锻炼,在辛勤劳动方面急需补课。同时,有研究显示,虽然大部分当代大学生相信成功离不开辛勤劳动,鄙视不劳而获,但他们更害怕劳而无获,希望付出多少、收获多少,一旦劳而无获或劳而少获,就会认为是社会不公,怨天尤人,甚至转向不劳而获,做事走捷径,投机取巧。因此,加强辛勤劳动态度的培养,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
3. 在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中,要强化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劳动品德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社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它直接反映出人的道德品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教育要强化诚实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诚实劳动的价值,将其视为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创造生命里的一切辉煌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诚实劳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依靠每位劳动者认真履行诚实劳动的道德理念,把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诚实无私地落实到劳动中去;诚实劳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劳动者的诚实劳动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的内在驱动力,企业的诚实劳动是奠定企业信誉、稳定行业基础的基石;诚实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它要求劳动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投机取巧,而是诚实地运用自己的全部体力与脑力,不断实现梦想、获得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教育要凸显“尊重劳动者”的人本关怀。要教育广大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新时代社会劳动领域和劳动群体发展的新势态,由衷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特别是尊重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为建构一个所有“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奋斗。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品德教育要培育“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大学生是进取有为的一代、是愿意努力奋斗的一代,但他们的进取与奋斗大多带有明显的自我本位特点,更强调通过奋斗实现个人发展,对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与责任考虑不多。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4. 在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中,要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劳动知识技能是指人们从事一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技巧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术、技巧的能力。大学各专业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知识学习,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也都是明确列入教学计划的劳动技能训练,这正是大学劳动教育区别于中小学的重要一维,必须抓紧抓好,为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奠定基础。
除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知识技能教育,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还应加强劳动科学的教学。人类在总结规律、创新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劳动哲学、劳动伦理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教育学等一系列“劳动+”学科。这些学科深化了人们对劳动问题的研究,提升了高等教育水平和劳动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劳动多学科多维度的认识,使学生学到分析解决劳动问题的本领,增强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1. 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关于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说法。1950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要“培育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的、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用“有文化的劳动者”取代“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的说法,一直沿用到文革以后。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使用了“合格的人才”“专门家”“劳动后备军”等说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则出现了“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这一复杂的列举式描述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被凝练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正式确定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重修《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时,则发展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劳动者”相比,“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政治性,这一导向完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大趋势,但也在一定程度造成大学生没有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心理准备,甚至看不起普通劳动和普通劳动者。实际上,无论何时,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上都是“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辛勤劳动者、诚实劳动者、创造性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充分彰显了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者本质。在劳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劳动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劳动中加强品德修养、在劳动中增长知识见识、在劳动中培养奋斗精神、在劳动中增强综合素质,以劳动教育夯实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新时代我国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
2. 深刻理解和把握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建国初期,“爱劳动”曾是“五爱公德”的重要内容;随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关于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6—2000年)》《全日制盲校小学教学计划(初稿)》《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少年宫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也曾出现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表述。但后来,由于劳动教育被视为是包含在广义的德智体美之内的要素,失去了其独立的地位。
实际上,德智体美劳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就联系而言,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方面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劳动知识技能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可成为高校智育和体育的重要内容,整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劳动者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则是高校美育的内容。但五者并不能彼此替代,因为德育侧重解决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体现“善”的要求;智育侧重开发智能,体现“真”的要求;体育促进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体现“健”的要求;美育陶冶情操,塑造心灵,体现“美”的要求;而劳动教育侧重培养劳动观念,培育劳动技能,体现“实”的要求。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恰恰说明它不应该被涵盖在其他四育之内,而是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支持德智体美教育的相对独立的重要平台、重要领域。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既是对劳动教育本身的有效加强,也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支撑。
3.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可见,今天的劳动教育不是建国初期劳动教育的简单“回归”,更不是要回到过去放弃课堂去学工、学农、种地的模式,而是要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基础上培养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一是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性,从明确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构成及表现形式,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等等,着手进行教育引导,使青年学生既不把其中某一种劳动形式理解为劳动的全部,也不以其中一种形式否定相关联的另一形式,从而深化对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世界的认识,深化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各行各业、所有岗位都需要的精神的认识,使“广大劳动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二是要结合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需求,着重加强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青年大学生了解和懂得现代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正确观念,在劳动实践中追求幸福感并获取创新灵感。三是要结合新时代数字经济到来、人工智能崛起,学习并把握新时代劳动、工作的新变化,明确即便很多工作已经数字化、网络化,即便很多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劳动精神仍然是必要的,人的很多劳动技能仍然是十分宝贵、不能丢弃的。
4. 深刻理解和把握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劳动教育的实施也需要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领域。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作了明确概括,高校的劳动教育要按照一体化的原则,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相衔接、相补充、有深化。如高等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的教育、直接通向工作和劳动岗位的教育,每个专业的教育,都带有劳动教育的性质,因此,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要在进课堂、进教材的同时,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实习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
 
    者: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原载《中国高教研究》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