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受益者和助力者。深入总结教育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视角。
一、改革开放40年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支撑起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十年浩劫,我国百废待兴。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拨乱反正、恢复重建。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决定了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先把被破坏的体系重新搭建起来,让学校恢复秩序、人才受到尊重、上学得到保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以及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各类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到今天构建了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可举以下三例,回顾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一)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分权到适度集权的过程。单从义务教育来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实际上把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交给了县乡级地方政府,“人民教育人民办”,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穷国办大教育”,义务教育迅速发展和普及。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加大了省级政府统筹能力。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从体制上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我们通过体制改革不断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构建了比较健全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体系,支撑起了庞大的教育规模。
(二)办学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经历了一元到多元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办学体制以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为主。在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为满足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旺盛需求,1978年开始出现学历补偿性质的民办教育机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此后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开始兴起。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76万所,占全国比重的34.57%;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占总数的50.2%,普通本专科占12.3%。中外合作办学也蓬勃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办学体制。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42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共1090个。近几年成立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若干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培养模式的变革。改革开放40年,在办学体制上,我们依靠市场的力量,找到了教育事业发展新的生长点,也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三)招生就业体制改革:理顺教育与市场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招生就业体制经历从计划调控到市场选择的过程。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1978年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分省招生,1985年实行“双轨制”,允许部分自费生,1996年试行招生并轨,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并推行3+X科目考试,2006年国家鼓励分省自主命题,直至2014年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招生制度改革,在坚持科学、公平、高效地选拔学生的基础上,学生的选择权不断增加,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完全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逐步推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校的招生专业和人数也开始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有增有减的动态调整。4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转型程度也特别显著,高校毕业生就业从“统包统分”“包当干部”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这也有力地助推了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开放40年,高校招生就业体系的构建可谓叠荡起伏,直至今日仍然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
总体来看,40年来我们通过体制改革,逐步理顺了政府、社会、市场、学校的关系,构建起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这个体系支撑起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性发展,支撑起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也支撑了教育的基本公平和质量。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10.6%提升到79.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94%提升到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66.4%提升到10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33.6%提升到88.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7%提升到45.7%,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 的重大命题和任务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但又不完全同频同步。首先,体系的主要承载者制度具有一个从建立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没有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就没有依托。其次,制度之间存在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合的问题。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制度之间互不匹配、相互脱节乃至相互抵触的现象多有发生,难以形成合力,发挥作用。再者,制度内部各因素之间也相互作用和影响,有轻重缓急、难易快慢之分。从改革实践看,治理体系建设总体上先于治理能力建设。如果说治理体系更多地支撑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治理能力将更多地助推教育质量提升。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有这样一个初步判断,从现在到2035年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将由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变到更多地注重治理能力现代化,或者说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治理能力提升上。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涉及多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校活力、教师动力和学生创造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是教育的内核,仅靠教育治理体系构建是远不能实现的,必须通过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达成目标。
(一)要增强学校活力
目前高等教育同质化、高中教育唯升学率,以及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许多地方依然比较普遍。学校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一些学校疲于应付各种评比和检查,“育人”的核心工作受到干扰。学校缺乏活力,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诟病。
增强学校活力,就要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破除“五唯”对学校发展的约束,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实施现代学校制度,使学校能够安心、静心、专心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精准发力,寻求增强学校活力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体育乐趣,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等方面做文章,想法设法解决德育“虚化”、体育“边缘化”、美育“形式化”和劳动教育“庸俗化”问题,激发学校的活力。还要理顺学校与政府、家庭、社会的关系,深化家校合作,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二)要增强教师的动力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也是教育变革的根本动力。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九个坚持”之一,就是“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传统的教师培养、培训和发展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课堂是末梢和最后堡垒,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教师的动力没有激发出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很难说是成功的。
增强教师的动力,首先要深刻认识把握教师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不管未来技术如何进步,都不能动摇教师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使命,都要信任和依靠教师,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只有教师具备了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深沉的爱,才会有发展的源动力。其次,要重塑师道尊严,既要重视软环境建设,以荣誉感、使命感召唤教师;又要重视硬环境建设,把更多的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再次,要根据时代要求,改革教师培养体制,增强教师职业技能,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教师顺利度过入职培训“黄金期”、离职“危险期”、生涯“倦怠期”和发展“瓶颈期”,激发教师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三)要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未来几十年我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产业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拥有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长于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而短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长于解题能力,而短于实践能力。 过重的学业负担,剥夺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思维和评价的标准化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人形象地讲,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缺乏创新意识,天赋的想象力难以充分释放,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竞争力。
要增强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要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着力在落实机制和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把培育发展创新性思维落实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把“劳”确立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崇尚劳动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觉地将知识、技能主动应用于改善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再次,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责任和担当,难说有奋发和进取,更遑论创新和创造。黄大年正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才不断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因此,21世纪领袖型人才的培养常常把社会责任感作为关键能力。
三、教育科研要助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年,思想解放和理念引领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40年前我们也许未曾想到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理论文章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也不会想到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会如此深刻地改变学校教育的范式,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引领作用。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征程中,同样需要强大的思想引领,同样需要具有宽阔视野和穿透力的教育理论,同样需要教育科研助推思想解放和问题破解。未来中国社会和中国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会更加复杂,遇到的“坡和坎”也会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强化使命担当,紧扣时代之问,聚焦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协同攻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和智力支撑!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