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期(总第6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7年9月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1.赵作斌出席教育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并发言。2017年7月3日至5日,由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主题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交流发言。赵作斌校长介绍了我校在全国高校中首创的“成功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解读了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模式、办学成效等,指出成功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专业素质扎实、通适素质过硬、创新素质突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实现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今后的创业成功与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此次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和一致好评。
2.学校邀请名校专家对教职工进行科研讲座培训。为加强教职工科研能力,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学校特邀名校专家对教职工进行科研讲座。2017年7月7日至9日,华中科技大学苗雨教授应邀为我校理工科教师进行了主题为“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发表与国家级课题申报”的科研论文写作培训, 苗雨教授围绕“科技论文选题与投审回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撰写注意事项”、“科研论文的中英文写作方法和图表制作”三方面同时结合自己丰富的科研经历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阐述。7月10日-13日,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应邀为文科类教职工进行了科研论文写作培训。讲座围绕《关于人文社科研究学术创新的几个问题》、《谈谈社科项目的申报》、《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等主题展开,生动活泼、案例丰富的讲解让在座教师收获颇多。
3.中心开展《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专题研讨会。2017年8月4日、5日,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全体成员在校行政楼七楼会议室参加由赵作斌校长主持,王元璋常务副校长等校领导指导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期间全体成员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基本确定《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修改思路,会后赵校长对《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初稿修改工作作出了整体的要求部署。
4.武昌理工学院举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2017年8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副院长、物理学博士余建波教授、商桑教授、贺利坚教授应邀来到武昌理工学院,为我校教师举行了《在线课程(慕课)选题与内容设计》、《微课视频设计与实现》等系列主题讲座。全校教师、实验员、素质导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近千人参加培训。此次大规模的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为全校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校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教授来我校交流指导并受聘为客座教授。2017年9月1日下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万山红教授来到武昌理工学院交流指导工作,武昌理工学院副校长杨伦教授、吕家燕研究员,校长助理刘铭华教授、蔡贤浩教授等领导陪同参观和座谈。万山红教授参观了武昌理工学院校园、大学生成功素质展示节、成功素质教育展厅等,并在座谈会上对武昌理工学院校园环境赞不绝口,对学校和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座谈会后举行受聘仪式,万山红教授受聘为武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再论素质——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赵作斌
摘要: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其潜质的开发和知识的内化程度正相关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素质;形成发展;开发内化;规律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探索和遵循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探讨和揭示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于把握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前期研究界定了素质的基本内涵: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决定其外在表现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品质(见笔者系列文章《论素质——素质概念新解》)。在此素质定义基础上,通过对主体人素质的形成发展过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其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的程度正相关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
潜质是主体人特有的身心结构及其功能,是主体人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素质作为人的品质,总是以主体人身心结构为载体并在其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主体人具备了某种特有的身心结构及其功能,才可能有效地接受、加工所获取的知识信息并加以内化,进而形成和发展相应的素质。离开其身心结构及其功能,素质就因失去载体而成为无本之木。潜质为主体人素质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素质形成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潜质是决定主体人素质形成发展趋向的“基因”
潜质在素质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基因”或“种子”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主体人素质发展的趋向(通俗地说,即有的人这方面突出,有的人那方面擅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主体人某种突出的素质往往是在其相应的潜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缺乏某种潜质基础,就难以形成和发展相应的素质。一个人具有运动潜质优势,在后天培育得当情况下就有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一个人的智力天赋很高,在一定条件下其相关能力素质就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相反,一个先天双目失明的人,之所以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才能,就因为他们存在着先天的潜质缺陷,不具备形成和发展相应素质的基础条件;一个生来失聪的孩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的难度很大;一个唐氏综合症患儿的能力素质注定难以发展等等,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总之,是否具备相应的潜质或“基因”决定主体素质发展的趋向,这就要求教育要发掘主体优势潜质并创造条件将其激活,同时避免对劣势潜质“痴心错付”。
(二)潜质是主体人单项素质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遗传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人类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带来个体潜质的不同,而潜质不同是主体人单项素质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通俗地说,就完成某一单项任务而言,有人总是可以如鱼得水,有人却总是望而却步)。潜质的差异对素质形成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导致身体素质的差异。诸如人的身高、体形、音容、体质等受遗传潜质因素的影响极大;其二,导致智力的差异。儿童的智商不同,就其基础而言源于潜质的差异;其三,导致个体兴趣、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与性格有关的气质类型如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等基本上是由遗传的潜质决定的。人的潜质各有不同,这正是不同主体同一方面的素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教育需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潜质进行针对性开发,才能促进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这已被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商数学说以及大量的教育实践所证明。
二、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
知识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结晶。古往今来,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知识。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主体人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知识的获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知识,素质的形成发展就如无源之水、立见其涸。
(一)知识为素质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素质的形成发展虽然以先天潜质为基础,但其主要来源却是知识,有赖于主体人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内化,可以说知识为主体人素质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主体人以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方式接触大量的知识信息,如从语言、书本、数据库等媒体中接触前人或他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间接经验,以及从自身的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直接经验。这些知识信息为主体人素质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主体人正是在特定潜质基础上,对这些原材料予以吸收、加工、内化进而形成相应素质的。没有相应知识的获得,一个人潜质再好,其素质也不可能形成发展。这好比一个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再好,没有必需的食物、水等营养物质,其身体就不可能健康。
(二)知识的增长是人们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
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两者如何形成主体人的素质?本研究认为,“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具体来说,“潜质开发+知识内化”综合作用引起主体人内部生理、心理特性与结构发生调整、改造,从而形成新的相对稳定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进而表现为主体人的素质。
(一)“开发内化”及其特征
“开发”这里特指对潜质的开发。开发的关键词是发现、创设和激活,即发现主体人的潜质差异,并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环境条件实现激活的过程。“发现”指通过观察、关注等方法以发现个体的潜质差异及其“闪光点”;“创设”指为了实现“激活”而进行的环境和条件准备;“激活”指通过对主体人予以启发、诱发、激发、激励等方式来促使潜在的“能”或者“势”得到活化。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兴趣、明确主体的志向和目标,从而充分调动主体的内在能动性,发挥其在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因”作用,促进内化。
“内化”这里特指对知识的内化。内化是指主体人将知识理解记忆、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掌握运用的主观能动过程。内化包含认知、接受、消化、吸收、运用、转化等含义,是主体人从外界选择信息,认知和接受知识,在理解、消化基础上并最能够到综合运用,从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的主观能动过程。犹如人吃五谷杂粮,经过消化吸收等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排泄其残渣,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生命体一部分的过程就是内化。只不过内化的原材料由知识取代了食物,内化渠道由高级神经系统取代了消化系统,内化过程由以思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系统反应取代了生物化学反应。
主体人对潜质的“开发”与对知识的“内化”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实现的复杂过程。潜质开发以知识内化为目的,同时知识内化必然促进潜质开发。在潜质开发中通过充分发挥主体人的内在能动性,必然有助于主体人不断获得知识营养,强化对知识的内化;在知识内化中不断更新观念,升华品德、提高能力、健全身心,有助于主体人及时而充分开发潜质。即,潜质开发越充分,越有助于知识的内化;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潜质的开发。总之,在开发中内化,在内化中开发,在两者综合作用下促进主体人素质的形成发展。
(二)“潜质开发+知识内化”综合作用,形成素质
“潜质开发+知识内化”综合作用形成素质,这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
首先,素质的形成必须经过潜质开发。潜质以一种“能”或者说“势”的状态存储于主体内部,无确定的方向和目的,这就需要通过开发来发现差异、激活潜质并加以引导,从而找寻潜质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激发兴趣、树立志向目标;其次,素质的形成必须借助于知识的内化。客观存在的知识以一种独立的物化形态存贮于主体外部,必须通过主体“理解记忆——消化吸收——掌握运用”的能动过程才能彻底内化。“潜质开发+知识内化”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会逐渐引起主体内部生理、心理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主体人身心结构及其功能的重构与优化,从而使素质得以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外部环境有选择的创设条件进行潜质开发的过程,而潜质开发的过程也是为了促进知识更好内化的过程,可以说两个过程互相促进、互相作用。主体素质形成的过程是主体以“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综合作用”为手段和中介,作用于自我身心结构,从而使其原有生理、心理结构和特性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神经联结及系统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潜质与客观知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发生了渗透、融合、重构等等非常复杂的变化,使外在的客观知识通过某种特殊的形式真正进入到主体内部,并最终促使主体身心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由此主体素质才得以形成。
(三)离开开发内化,素质就不可能形成发展
素质是在主体人潜质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潜质不等于素质,潜质只有经开发内化才能发挥作用。人体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人体细胞内在功能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充分甚至超越极限地显现和发挥,也可能因长时间抑制而渐行退化。潜质只有在开发中被及时发现、发掘并有效激活,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开发内化,潜质就失去了其之于素质形成的基础性意义,久而久之还会慢慢地退化甚至消失,如众所周知的“狼孩”就是如此。可见,只有后天开发内化才能使潜质在素质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开发内化,使学生不同潜质得以及时发现或深度发掘,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特长素质的形成发展,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但知识不等于素质,知识只有通过开发内化才能发挥在素质形成中发挥作用。作为人类文明财富的知识在没有被主体人吸收内化之前,以物化形态(书籍或数据库等)客观地存在于主体人之外,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显然不是主体人的素质;主体人通过机械记忆记而未内化的知识也不是主体的素质,这些知识只是主体人头脑中暂时的记忆堆积,久而久之会随着记忆的消退而消失。主体人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学习前人或别人的知识以及积累实践经验,在不断开发自身潜质的同时,将有关知识(经验)内化为自身内在品质,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践行”或“运用”,变成自己“忘掉后剩下的东西”的时候,这些知识才在主体素质形成过程中真正发挥了作用。没有开发内化,外在的知识就不可能转变为主体人自身的内在素质。这就如同食物再好再丰富,没有身体相关器官功能进行消化吸收等内化过程,人们不可能将食物营养转化为自身某种身体素质。
由此可见,只有经过开发内化,主体人的潜质和外在的知识才能发生作用形成主体人的素质,因而,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离开开发内化,素质就不可能形成发展。
四、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主体人素质的高低与开发内化程度正相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主体人素质的高低与其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程度正相关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其逻辑表达式可表示为:RSZ∝D(p)·I(k) (p>0,k>0) 【其中,RSZ-主体人的素质; p-潜质、k-知识;D(p)-潜质开发 、I(k)-知识内化】。
“正相关”一词的原意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小到大变化。其中,引起变化的量叫做自变量,另一个变量叫做因变量。这里“正相关”一词表示的正是主体素质的高低与其开发内化程度的关系。可将“开发内化”程度( D(p)·I(k))视作自变量,将主体素质的高低(RSZ)视作因变量。主体人的开发内化程度越高,其素质就越高。由这一表达式可知,主体人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相互关联的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对潜质的开发程度,是一般开发、深度开发还是充分开发。一般开发指在相似环境和统一要求下与多数人无差别的开发,如普通学历教育;深度开发指在一般开发的基础上发现并针对主体人某种突出潜质进行重点开发,如个别辅导或针对性训练;充分开发指在前两种开发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与主体人自我努力相结合进行长时间不间断开发,使其潜质充分发挥出来。如科学家、音乐家、体育明星等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在相关领域素质突出而取得卓越成就。对主体人潜质的开发程度不同,必然影响其素质的高低。
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内化程度,是一般性地内化(如对教学内容的复习与思考等),还是广泛深入进行创造性运用。在相关领域,普通工作者、专家、大师的素质差异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相关知识的内化程度不同。同一时空下接受教育相同的不同主体(如同班级的学生)的素质差别,其重要原因也在于对知识的内化程度不同。内化程度越高的,其相应素质就越高。反之,如果“读书千百篇,思想不沾边”,或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得过且过,人生无目标、缺乏理想信念、缺乏恒心和毅力,就不可能对学习内容充分内化,其素质也就难以提高。
这两方面因素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一个人的某种潜质优势不明显,但因后天相关知识内化程度高,也可能相应素质较高。而另一人的潜质优势明显且得到较好的开发,尽管接受教育程度较低一些,也可能形成较高的相关素质。当然,最佳组合是潜质突出同时又得到后天充分开发,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且内化程度高,这样的人相关素质必定特别优秀。
同时,这两方面因素是一种“乘积”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为 “零”,即双方只能共生而不可能独立存在,否则素质就不可能形成。例如,很多动物虽然非常聪明却由于不具备像人类一样的特有潜质而不可能通过后天开发内化形成素质。同样,具有人的潜质而后天完全脱离人类文明的开发内化,也不能形成和发展相关素质。
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回答了素质究竟是如何形成发展的问题,揭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开发内化,从而为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途径和方向。这一规律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必须也只能通过开发内化才能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实行开发内化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反之就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承,更注重对知识的内化与创新。要促进每个学生素质的提升,就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引导和促进他们将所学知识充分内化。要使我国素质教育真正“落地”,各级各类学校就必须尊重和运用这一规律,根据不同受教育者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创造环境和条件,采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开发内化,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7月3-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作了题为“国际视野中的本科教育”的报告。他从“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本科教育”“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反思”两方面,指出了中国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基础不够厚、口径不够宽、跨学科程度低、国际化程度低,以及六大反差:课堂教学的反差、通识教育的反差、质量保障的反差、以学生为中心的反差、教育公平的反差、教育技术的反差。他指出,在本科教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国存在三大惯性:课堂教学的惯性、专业教育的惯性、学科教育的惯性,这些惯性已经被模式化和固化,且已经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产生这些惯性的根源就是前苏联模式。最后,他得出结论:大学的本质功能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核心是回归课堂教学;用教育技术倒逼教学中的惯性;走出与超越前苏联模式。(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网)
成功的大学总是与时俱进
学科专业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从中世纪的“七艺”到现在成百上千个学科专业,都是高等教育不断适应和促进社会需求,发展新知识导致的学科扩展。进入20世纪,伴随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科专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扩张的学科大部分为面向实际部门的应用学科与专业。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社会需求日趋多元的社会变革浪潮下,大学根据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拓展专业设置,服务社会发展。因为高等教育已经走出了“象牙塔”,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主要任务除了探索高等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社会发展。大部分学科专业建设以遵循社会服务导向的逻辑,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起来许多新兴学科专业。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需求构建学科群,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就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动态发展、逐步完善的。从国际上看,成功发展的大学,总是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的外部需求和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开放灵活地构建学科群,不断巩固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开拓新的领域。在我国,一些知名的高校也开始学科与专业结构交叉与调整。(作者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茂聪系山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授)
通识教育要立足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专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大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中国的通识教育之路怎么走?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三届(2017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等对此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林建华:通识教育着眼培养未来人才,与专业教育结合而非对立
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中国的教育改革或者本科教育改革任务很重,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为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是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我们要用所有的资源、所有的能力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校园体验,为未来做准备。中国大学教育传统上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非常强,但要想为未来做好准备的话,除了专业之外,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未来需要迎接社会各种各样的挑战,要在社会很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识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培养优秀人才非常重要的道路。
北大这几年做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就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既要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同时也要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改革有个入手点,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跨院系选课,增加学生的流动性,建立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改革,院系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原来相比大大压缩了,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给院系更多的开课积极性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拓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压缩以后,就让学生拓展非本专业的课程,增加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这也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方式。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流动性,学生除了学自己专业的课程,也可以选其他专业的课程,甚至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这就给院系更多的动力去提高自己。
邱勇:要把通识教育和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清华历史上的老校长梅贻琦在就任清华校长十年后,于1941年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明确提出通专兼顾,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1944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做演讲,演讲的题目叫“半个人的人时代”,他提出,文理分家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是空心人,只有人文素养而没有现实技术的是边缘人。1952年,清华成为工科学校,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蒋南翔校长提出“又红又专,全面民展”。这些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清华很多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但在当下它也是一种实践,是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要把它和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罗俊: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噱头,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原则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流的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现在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段距离?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有的专家给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大学教育对于一个考70、80分的学生可能会特别适合,但对90分和95分以上的天才学生,我们没有特殊的办法,但我觉得,通识教育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从真正意义上讲,天才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有天才是大学的福气,他的成长在于大学要给他一个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做通识教育,通过改革,让那些比较少的天才学生能够学习得更好一些。
周叶中: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
“人才”两个字,一个是“人”,一个是“才”,两个字合二为一组成“人才”这个概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只看到“才”而忽略了“人”。而没有“人”,“才”又何以能存在呢?所以,我们提出应该“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的教育”。毫无疑问,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通识教育主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健全人格的养成;三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四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