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期(总第17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0-10-06 阅读:

 

 


2020年第3期(总第17期)
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20年9月30日
本 期 要 目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中心事记
           
 
 
1.中心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13.5”重大攻关课题顺利结项
由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一以武昌理工学院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为例》,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审定,业已通过,顺利结项。
    该课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攻关课题”,全国仅11项获批,这是湖北省高校获批的唯一1项重大攻关课题,也是全国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首次获批的重大攻关课题。课题立项编号:16ZG010,课题类别为重大课题,课题负责人为赵作斌,课题组成员:颜海、黄红霞、詹明芳、牛换霞、元青青。
早在2016年11月,中心组织召开了开题论证会,专家组成员认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这一课题非常有意义,开题报告层次、内容清晰,希望可以解决高校教学一些理论实践上的困扰。
历时3年时间,经课题组成员的潜心研究,该课题顺利结题。该课题基于素质本位理念,聚焦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运用问卷、访谈和对比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及路径,总结并推广“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为切实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经验样本。
2.中心负责人一行参加厦门大学主办潘懋元教授从教85周年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
2020年8月4日,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一百岁华诞,今年也是他从教八十五周年。“潘懋元教授从教85周年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以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就潘懋元先生教育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大略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研讨。
在潘懋元先生百岁寿诞暨从教85周年喜庆吉日,武昌理工学院专门发去贺信,全校师生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贺,向他和他的家人表示最诚挚的祝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教授亲率副校长崔海容教授、研究中心主任颜海教授,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邓万民教授一行专程前往厦门大学参会,并送上学校专门精心制作的相册。该《相册》回顾了潘懋元先生亲率博士团队来校调研以及校长赵作斌教授到厦门拜访时的影像。
 
3.中心立项开发“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系统”
为进一步彰显学校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特色,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深化成功素质教育成果转化应用,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特向武昌理工学院校长申请立项开发“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系统”,并获准立项!
一、项目名称:大学生成功素质测评系统
二、项目简介:该项目以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大学生成功素质一级、二级和三级测评指标体系,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标测评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成功的实际案例,科学选定测评大学生成功素质的指标并建立测评模型和量表,运用相关测评系统开发软件,实现对大学生成功素质的科学评测,为大学生成功指明方向,为大学生实现成功通供咨询、规划和培训服务,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样本,让大学成功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三、项目计划:项目调研模型构建(2020.9-2020.12)—项目软件开发(2020.12-2021.5)—项目试运行(2021.5-2021.8)—项目推广应用(2021.9-)
四、项目组成员:研究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人工智能学院科研人员:学工处管理人员。
五、项目经费(8万元):调研费(2万元)、软件开发费(3万元)、专家咨询费(2万元)、其他费用(1万元)。
4.组织召开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0年会暨第三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筹备会
2020年9月18日,中心组织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理事会主要成员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召开了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0年会暨第三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筹备会。湖北工程学院学院副校长丁远坤教授代表湖北工程学院以及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对入会嘉宾表示热忱欢迎,并强调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表示将对年会暨高峰论坛的召开给予大力支持。会议由高教分会秘书长颜海教授主持,来自武汉纺织大学、汉口学院、武昌理工学院等十多所高校代表就年会暨高峰论坛筹备事宜进行了热烈研讨,并达成了广泛共识。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2020年会暨第三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峰论坛主题确定为“素质教育之创新创业教育”,会议计划于2020年12月中下旬在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召开。
 
 
 
 
 
研究成果
 
 
 
论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赵作斌 颜海
【摘要】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必然,是确立素质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必要,也是培养新时期发展素质教育专门人才的必需。素质教育学学科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学;学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创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学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的必要性
1.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改革发展实践,业已成为我国的教育国策。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推行、实施、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思想变革的主题、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多年的素质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并没有实现重大突破。如何改变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状况,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迫切需要素质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以及素质教育专门人才的支持。创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学科是充分把握新时代赋予素质教育方位和坐标的必须,更是教育学科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引领的发展必然。素质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将促使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利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底色,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牢根基,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2.是确立素质教育学科地位的必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尚不完整,素质教育的学科地位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由此形成了素质教育繁荣与危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素质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改革实践,对于推进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界以及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自身研究成果的学科属性缺乏一致认同,素质教育似乎要因缺乏明确的学科身份而迷失在教育学科的发展之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是要确立素质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需要建立相应的素质教育学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素质教育学科,素质教育从何谈起,如何发展?创建素质教育学学科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对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够从学科研究的视域更好的检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实践,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方向,推动素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3.是培养新时期发展素质教育专门人才的必需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节中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充分表明: 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素质教育不但要实施、要坚持,而且要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在 “发展素质教育”上下更大的功夫。
发展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人才。发展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具有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素质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法以及具备素质教育管理评价能力的专门人才。创建素质教育学学科,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育机构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科研及咨询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满足新时期发展素质教育对专门人才迫切需求的有效途径,对全面实施并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二.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从素质教育的提出,到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至深化发展素质教育,除了有其历史及社会发展背景外,还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以及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学研究,还可以吸收人才学、未来学、社会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创建素质教育学科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总规律进行科学概括的理论,是揭示社会每一成员在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中获得发展的根本方向、条件、规律、趋势的学说。它不仅揭示了人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而且表明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适宜性。这一学说既是我国发展经济、改革体制的指导思想.又是指导我国素质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学科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同时,通过素质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又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创建素质教育学科必须以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
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它融入了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法令法规,经过亿万人的长期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四有”新人等教育思想理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创立素质教育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3.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是创建素质教育学科的科学基础
生理学关于人脑功能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为素质教育层次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有一定的生长、发育顺序和成熟的关键期,作为脑功能的心理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而人在生长早期的智力发展尤其迅速。由此,必须重视人的潜能的早期开发,依据人的生理节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不同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而不能仅仅按照外在的需要和学科逻辑体系的要求来确定这个目标。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不同,因而先天禀赋也不同。此外,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千差万别,因而后天受到的环境影响也各异,因此,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倾向和发展水平都表现出个别差异性。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素质教育层次目标的时候,既要提出符合现代社会基本需要、体现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共性的统一要求,又要提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以便促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独特而健康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来进行。认知心理学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基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实验研究概括出许多基本心理过程的普遍特性。与此同时,脑科学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有助于揭露基本心理品质的脑科学基础。心理素质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对于建立心理素质的客观测评体系和方法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情智与情商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对素质教育学研究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4.教育学为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强效的理论指导
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教育人本论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个人。主体教育理论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高的目标定位,主体教育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价值观念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多元智力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以及自然智力等,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现代学力观则认为:现实社会中任何儿童都具有自我学习、成长的本性。教育的使命就是尽可能地发掘、发展这种本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凭借自身的主观努力去学会学习的。借助这种学习形式的学力——自我教育力是不同于应试学力的一种发展性学力。教师的着眼点不但是形成每个学生扎实的学力,而且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格。所有这些教育学理论成果都为素质教育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而强效的理论指导。
三.素质教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应该是有比较完善的、稳定的学科体系。素质教育学尽管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为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并具有特定的研究任务和明确的研究目标。
1.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与其他的不同学科最大的区别之处,是一个学科开展研究的起点,研究对象是否明确,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否得当,这是这门学科是不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的最强标准,也是学科的研究是否有价值,学科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研究的决定性要素。由此,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否对学科的创立具有重大意义。
素质教育学是围绕素质的形成、培养和提升,研究素质教育现象、本质及素质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素质教育现象是指素质教育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表现为素质教育过程、素质教育内容、素质教育组织等多种形式和功能。素质教育现象由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机制四个范畴所组成,对这四个范畴的理论进行研究,就构成了素质教育学的观念、活动、体系、机制四个理论范畴。
素质教育活动规律是指素质教育活动构成要素之间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作用,并且决定着素质教育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
素质教育学已经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素质形成发展、素质教育过程、方法、质量评价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上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初步具有了学科的特性。
2.素质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通过对素质教育现象历史和现实的深入分析,可以确立素质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探索和弄清学科体系是学科科学学的重要理论任务。
素质教育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形态,素质教育的实质。
从素质教育本质上,按照素质教育问题——素质教育目标——素质教育行为规范——素质教育评价,这样的上升路线,揭示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培养并提升受教育者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本质的这种认识还是初步的,素质教育本质更深刻的内容隐藏在素质教育运行的过程之中。为了更深刻的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逻辑的行程自然地进入素质教育的动态分析——素质教育过程。
    素质教育过程:分析素质形成发展过程——揭示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明确素质教育的目的——制定素质教育方针政策——探索素质教育模式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管理评价这样的上升路线,揭示素质教育活动的规律。
素质教育形态就是按照:纵向形态(宏观素质教育、中观素质教育、微观素质教育)——横向形态(家庭素质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等等)——综合运作这样的上升路线,揭示素质教育综合运作及发展的规律。
揭示并阐明素质教育活动作用机制和运作规律,是素质教育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基本任务。素质教育学是以体系的方式存在并在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3.素质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学科属性或特点是一学科区别于它学科的根本标志。没有自身特点的学科很难立于学科之林。素质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剖析。
素质教育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点是交叉性。主要表现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从学科范畴看:素质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具有教育科学的特点。但素质教育学是素质与教育结合的产物,而素质的形成发展与人的身心成长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素质教育学又具有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的某些特点。
从学科任务看:素质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相对于教育科学中某些应用学科如课程论、教学论而言,它具有基础性,承担着揭示素质形成发展规律以及素质培育提升机制的理论任务;同时素质教育学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相对于基础生理学、教育学原理等学科,又具有对教与学实践的指导性,肩负着指导学生素质拓展提升,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实践任务。
从学科属性来看:素质教育学既有自然科学特点,不但在其课题研究中要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法、计算机技术等,而且在理论构建和技术开发中也必须吸收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因而使其具有自然科学的某些特征;素质教育学又具有鲜明的人文社会学科的特点,如素质教育学重视教育、教学情境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人在智能和社会发展中对素质培养提高产生的各种影响及规律,这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
四.创立素质教育学学科任重道远
我国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发展历经不过三十多年的历史,其学科体系的建设尚处在初创阶段。如今,该学科体系虽已具雏型,但很不完善,不尽科学,特别是学科体系建设的成果对素质教育实践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全面总结我国近40年来素质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古今中外的素质教育经验进行科学提炼,尽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科体系。
1.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
人类已经迈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智慧经济的到来,学习化社会的出现,使素质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发展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思想上也产生了许多困惑。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要敏锐地反映时代的变化,体现时代要求。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学科研究成果才能对素质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发挥其现实的影响力。
2.中国特色,契合本土国情
素质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要具有中国特色。一是要对中国传统的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素质教育思想,如:强调“正本”和“慎始”,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强调 “教之以正,守之以常”,重视正面教育的思想;强调父母的“身教”,重视长辈的榜样作用的思想等等。二是要研究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与他国有异,教育类型结构、师生关系、教育文化等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素质教育学科体系也应有本民族的特色。总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科体系,要走本土化之路。
3.持之以恒,坚定学科自信
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科必须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为指导,要持之以恒,坚决做到“三个树立”。即:树立坚定的大局观。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大政方针和改革发展实践,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素质教育学科建设要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要强化以国家需要为目标的理念,把适应国家需要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应始终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借鉴创新,开放融合发展
素质教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了中国智慧,又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当代世界发展的人类文明中汲取了时代的营养。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概念和教育理念,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
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发展也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互学互鉴的态度,广泛汲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创新发展。“大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个性发展,这些教育观念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国素质教育思想所借鉴吸收。
素质教育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当代中国教育实际问题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同时也是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集中代表和体现。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实现这三方面的思想渊源交流融合,塑造中国素质教育思想的独特品格,建构中国素质教育思想的话语体系,绘制世界教育理论的“中国版本”。创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学科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体现教育一般规律的结晶,更是来源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5年8月13日,第 003 版
2】瞿振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重庆高教研究,2013(6)
3】柳斌.着力发展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7)
4】成尚荣.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J】.人民教育,2018(8)
 
研究动态
 
 
高等学校推行书院制改革调研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书院制调研小组)
一、什么是现代大学书院制度
(一)现代大学书院制度的概念
中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是在借鉴西方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
院传统,建立起来的一种跨专业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管理,是以学生社区为平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通识教育为手段,以导师制实施为措施的一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内在逻辑与我国古代书院和西方古典学院是相通的,即要实现学生学术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书院制改革既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更不是对西方的机械模仿,是以“通识教育”为手段,落实“以生为本”和“ 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
在现代书院制改革中,大学将位置相邻的学生宿舍划归一个书院,建立各种 公共功能活动室,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于书院,配备导师全程跟踪 指导,建立师生互动、朋辈互勉、学科交融、注重养成、环境温馨、民主包容的良性循环机制,提供自我教育平台,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学院负责专业教育,书院负责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是大学书院教育的基本定位,隐性教育和融合教育是大学书院教育的重要优势。书院的通识教育与学院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有责任感的完整的人。
(二)古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及其传统
我国的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结束于清
末(1889-1902)的“废书院兴学堂”运动。古代传统书院普遍集教学功能、研
究功能和生活功能于一体,是师生共同的文化教育场所和生活场所,书院作为一
种十分成熟、完善的教育组织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高度发展的结果。在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书院文化丰富、博大精深,形成了以人格修养为旨归的尚德精神、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务实精神、以薪火相传为特征的传承创新精神、以思想自由为追求的人格精神。
古代书院具有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念。在培养目标上,教之以“为人之道、
为学之方”, 培养“君子”;在培养内容上,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倡导仁、义、
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注重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在培养方式上,采
取启发式教育,倡导师生互动,培养独立研究之精神,鼓励百家争鸣;在培养制
度上,实行讲会和会讲制度,订立学规,设立藏书制度,倡导教育与学术相结合、
学生自治等。古代书院的传统可以集中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品格养成。古代书院追求“求学”与“求道”的统一,融“德行”与“学问”为一体;二是师生关系密切,师承关系清晰。书院师生,朝夕相处,谈学论道,切磋砥砺,亦师亦友;三是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成长,同时又重视老师的引导、点拨以及朋辈的激励与合作,体现了自学与指导的统一。
中国古代书院精神是传统教育的结晶,其中“尊德行”的尚德教育、“精思
善疑”的求是精神、“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和“以
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教育等,更是书院精神的精髓和灵魂。
(三)西方住宿学院的主要特征
西方住宿学院制,是一种源于中世纪的高等教育组织模式。它诞生于 12 世
纪的巴黎大学,13 世纪晚期流传至英国在牛津和剑桥逐步成熟、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其主要做法后来被美国哈佛、耶鲁大学效仿,并延续至今,具有 800
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大学,住宿学院有不同的称谓,如牛津剑桥的学院叫 College、哈佛的学舍叫 House、耶鲁的住宿学院叫 Residential College。其具体组织架构和制度架构也不尽相同。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创了精英模式的住宿式书院,其核心元素为书院独立、导师制和师生交流;美国大学继承了英国模式的一些内涵和形式,在学术和学生事务部门的配合支持下,以学生宿舍为平台,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建立起一种多元化的大众模式的住宿式书院。西方的住宿学院教育是一种融合了自由教育理念、寄宿学院制度、经典课程学习和场域文化精神等元素的教育模式。
住宿学院的制度特征:一是学院管理高度自治;二是学生实行混合住宿;三
是导师制培养方式。住宿学院的办学特色:一是具有独特的办学环境,如独特的
建筑、小而全的设施等;二是多元化的制度特色,如牛津剑桥与哈佛耶鲁的书院
有很多不同;三是丰富的培养活动,这是欧美住宿学院的共性特征。
(四)现代大学书院制的主要特点
现代大学书院制度,是在借鉴欧美住宿学院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古
代书院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弥补以学科为中心的育人弊端;
2.实行混合住宿,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自我教育;
3.实行导师制度,促进师生互动,强化教师指导作用;
4.开展通识教育,打破学科专业局限,促进全面发展;
5.开发第二课堂,充分发挥非形式教育的独特作用;
6.重视社区建设,以宿舍园区为空间实现学习社区化;
7.重视文化建设,传承为学、修身、做人、处事传统等;
现代大学书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价值是落实以学生
为中心的理念,总体架构是实施环境育人,主要途径是实施课外培养,重要举措
是实施导师制,主要内容是开展通识教育。
二、为什么要推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度
(一)现代大学建立书院制的背景
1.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综合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的重要议题,许多大学出台了综合改革方案。综
合改革是一种深层次的改革,主要是指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改革,其主要任
务是解决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现代大学制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
一就是“学院制”的不足,其主要表现:一是“学院制”专注于专业教育,忽视
和弱化了通识教育;二是随着其大众化的步伐,师生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导
致了教育的片面与乏力。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建立“书院制”。因
此,从制度改革方面看,书院制改革是一种方向性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2.我国大学学生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大学学生管理体制在保障大学生思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
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不少大学学生工作还仅仅处在管理的层面,在服务层面发挥的作用还仅限于事务性服务,在教育和培养方面还缺乏明确的理念和目标。近年来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促进思想观念转变的力量越来越强劲。在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亟待将工作的重点从稳定教学秩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组织架构转向以楼栋宿舍为单位的管理架构,将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从正面教育转为正面教育与指导教育相互渗透,以指导服务为主。这是重要的改革方向。
3.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挖掘生活区的功能
在西方住宿学院制的大学里,学生宿舍区就像一个学生融合教育的“大熔炉”,是学生间人际交往的“小社会”,也是同学间交互影响的“大染缸”。亨利˙罗斯福斯基讲过:“学生们从相互之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作为一个群体,给每个成员的成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
从“三育人”到“三全育人”,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学生宿舍区正成为
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改革探索。但
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学生宿舍区是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中的一块“短板”,它潜在
的育人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展示和发挥。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学
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的实施,班级的概念被淡化,传统的专业和班级教育管
理格局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学生生活区已经成为大学生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的
活动场所,但是后勤服务管理人员难以承担生活区的教育培养任务,学生生活区
的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也
越来越强烈,他们在生活区活动时间的增多,他们对在自由时间内实现自我发展
的自主意识越发强烈。与此同时,传统的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面临诸
多困难,亟待建立合适的教育组织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二)现代大学建立书院制的逻辑
1.通识教育是大学书院教育的基本定位
大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实施全面的教育。大学教育不仅要包含
专业教育,也要包括通识教育,但是通识教育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高等教
育以专业教育为本的属性,决定了书院教育不是对专业教育的替代,也不是对专
业教育的重复,而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因此不少大学把通识教育作为书院教育
的基本理念,把专业教育作为专业学院的主要工作,把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
作为大学书院的主要工作,而且主要通过非形式教育的方式进行。这是书院教育
的基本理念,也是书院教育的基本定位。
2.第二课堂是大学书院教育的主要途径
大学教育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组合的整体,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大学教育必须延伸到各个角落。学生的品格不仅取决于其受到的课堂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住宿书院第二课堂教育与专业学院第一课堂教育同等重要。传统观念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无数事实证明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作用更加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对第二课堂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建设,导致第二课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推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就是要把第二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
3.隐性教育和融合教育是大学书院教育的重要优势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指导下通过隐目的、间接的、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
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影响的教育过程,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
教育学生。融合教育主要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朋辈间的学习合作,达到
学习目标的教育方式。这种隐性教育和融合教育,是大学书院主要的教育方式,
也是书院的教育优势。对哈佛大学住宿学院制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罗威尔校长
认为“课外生活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书院是师生共同的生活区,通过师生
之间、同学之间互相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各种隐性的、非正式的、合作式的、
启发式的教育,都会被不断的激发。学生混合居住、空间相对独立、导师参与交
流等特征,为隐性教育和融合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平台,这是书院教育的最大
优势。
三、推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度的依据
从 2000 年开始,我国内地高校书院制改革已经走过了 20 年的历程,前期的改革基本上是高校的主动探索。一些大学率先借鉴境外高校的成功经验,融合我国古代的书院精神,大胆实践,主动改革,以书院制推动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书院制研究,积极宣传现代书院制的优势和特点,形成了较好的舆论氛围。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对高校推进现代大学书院制度改革,态度明确,频繁推动。自 2017 年以来,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把探索书院制教育作为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内容,为高等学校推进书院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国家相关部门文件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2017 年 9 月 24 日)
在该《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
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这是近年来首次提出建立书院制探索的重要文
献。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教
高〔2018〕8 号)
在该《意见》关于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方面提出,要创新学习方式。“给天
才留空间,营造创新环境,厚植成长沃土。深入探索书院制模式,建设学习生活
社区,注重环境浸润熏陶,加强师生心灵沟通,促进拔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
养成”。在该文件中提出了通过书院制,构建学习生活社区、加强环境浸润和师
生心灵沟通的思想。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教师〔2018〕13 号)
在该《意见》关于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方面提出,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
“通过实施导师制、书院制等形式,建立师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充分发
挥导师在学生品德提升、学业进步和人生规划方面的作用”。在该文件中进一步
强调了通过书院制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全面指导。
4.《教育部关于 2019—2021 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 号)
在该通知的建设任务部分提出,要厚植土壤。“探索新时代书院制,汇古、
今、中、外于一处,融浸、养、熏、育为一体,化学问探究和人格养成于一身”。
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将探究学问与人格养成作为书院的培养目标。
5.《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
高〔2019〕6 号)
在严格教育教学管理部分,提出要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积极推动高校建
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
配齐配强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建设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在
该文件中明确了书院内学生社区“一站式”的建设要求。
6.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 号)
该《意见》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
推进党团组织、管理部门、服务单位等进驻园区开展工作,把校院领导力量、管
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
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该文件进
一步明确了学生社区建设的基本架构。
(二)教育部领导讲话
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
八次全体会议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 年 1 月 17 日)
陈部长在讲到 2019 年高等教育工作怎么干时提出:“要深入实施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探索新时代中国书院制,浸、养、熏、育一体化,古、
今、中、外大集成,培养造就未来领跑者,让通才、全才、偏才、怪才、奇才、
鬼才异彩纷呈”。该讲话为高等学校打破人才培养的模式化、实施灵活的培养措
施、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 2018—2022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2018 年 11 月 9 日)
吴岩司长提出,要把“1.0 版的千人计划升级为 2.0 版的万人计划,探索书院制模式,搭建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探索建立本研衔接的培养模式、招生考试及配套制度体系”。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答记者问(2019 年 10 月 12 日)
高教司负责人讲到,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坚持学生中心,将严格
管理与精心爱护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提高学生自主
支配学习的时间比例,探索建立书院制等学生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
考、善提问、勤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
(三)教育部高教司工作部署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9 年工作要点
在该计划要点中提出,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实施基础
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分类推进大理科、大文科、大医科基础学科拔尖人
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深入探索书院制模式,强化使命
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注重环境浸润熏陶,促进拔尖学生脱颖而
出。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0 年工作要点
在 2020 年高教司工作要点中,明确要遴选认定 2019 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动多样化探索,支持高校开展“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教育部对相关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 2290 号建议的答复》(教建议〔2018〕第 215 号)
在答复意见中指出,“充分挖掘传统书院教育的内涵和特色,结合时代特征
加以损益,将中国优秀教育传统与现代体制教育有机结合,激发教育活力和社会
活力,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需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把探索书院制教育作为
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内容”。这些建议和答复,表达了社会各界对书院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关切和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在推动书院制方面所做的努力。
四、境外高校书院制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欧美大学书院制实施情况及主要特征
1.欧美大学实施书院制情况
欧美实行书院制的大学,典型代表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杜伦大学、
肯特大学、罗汉普顿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莱斯大
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等。
中世纪后期,欧洲学生或教师的客房(Hospitia)演变为学舍(Collegium),
学舍逐渐发展成为书院(College),书院在欧美也被称作住宿制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欧洲的大学书院制萌芽于 12 世纪的法国巴黎,在 12-13 世纪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得以发展。美国耶鲁、哈佛大学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创建融教学、科研、住宿、文化、生活为一体的书院组织。
欧美大学的书院制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英国模式;
二是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美国模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学生实行混住,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跨学科交流;实施导师制;倡导隐性教育;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教育的分工。两者的区别是:书院治理结构不同,牛津、剑桥是在陆续成立书院后,由各书院联合组成大学,体现在各书院有较高的自主权。哈佛、耶鲁是先有大学,再由大学组建各书院,各书院在招生、财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从属性;通识教育承担情况不同,英国模式由书院开设通识课程,美国模式书院不开设通识课程,专注于课外教育与辅导;实施导师制情况也不同,英国书院制中的导师主要由教师担任,美国书院制中的导师主要由研究生担任。
2.欧美大学书院制的主要特征
(1)通识教育理念
英国的大学书院一直延续着博雅教育的理念,实施精英教育,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博雅教育开始逐渐地转向通识教育。而美国的大学于 20 世纪初,
在秉承了博雅教育的基础上,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欧美大学的通识教
育理念,通过课程化的形式教育或非课程化的非形式教育,倡导不同背景的学生
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对于打破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局限、实现专业教育与通
识教育的融合、保证学生既能深入掌握特定的学科又能达到知识分布的广度要求
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经典导师制度
导师对学生学术、生活、品行等给予全面指导。欧美大学书院的导师由各领
域声望显著的教授及学者(在美国多由研究生)担任,书院为导师提供住宿。在
指导学生方面,通常每周进行至少一次小组讨论或面谈或以个别辅导的形式进行,学生需就相关课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与导师进行深度讨论,内容包括论文、读书报告或研究报告的学术指导等。此外,导师也在生活习惯、品行塑造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通过大量的交流与研讨,导师不断激发学生对各领域的兴趣,培养其问题探究及解决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挑战权威,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和设想,完成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3)场域文化精神
欧美大学的书院,通过名人文化、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历史积
淀,激发学生对所在书院的热爱和认同,帮助学生理解书院精神,发挥隐性教育
功能。与此同时,各书院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高桌晚宴、下午茶、
院长茶话会等,开展富有意义的文化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成为学生终其一生的记
忆。
(二)港澳台大学书院制实施情况及主要特征
1.港澳台地区实施书院制情况
港澳台地区书院制最早始于香港中文大学。1963 年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
院(1949)、崇基书院(1951)和联合书院(1956)合并组建而成,目前共有 9
个书院;澳门大学的书院制肇始于 2010 年,当时结合新校区建设,按照书院的
功能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目前有 10 个书院;台湾的书院制起步于上
世纪末,具有代表性的是同在 2008 年成立的台湾东海大学的博雅书院、清华大
学的清华学院以及政治大学的政大书院。
尽管港澳台大学特色各异,但其成立书院的初衷是为了将教育的重心从专业
回归到人,实现全人教育。正如钱穆所说:“上溯宋明书院的讲学精神,旁采西
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方文化,为人类和平社
会幸福谋前途。”书院的每名学生都有双重身份,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属于学院,
课外活动及人格养成属于书院。
2.港澳台地区书院制的主要特征
(1)亲密无间的导师制度
高度重视导师制建设。通过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导师对学生的品格塑造、
兴趣培养、智力开发、生活习惯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学生与来自不同学院、不
同背景的导师朝夕相处,使他们能够获取知识、接受丰富完整的学术训练,并与
导师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契合。导师制超越了作为一种普通教学手段的功能,成为
一个影响学生的重要过程。
(2)多元完备的学习社区
高度重视学生社区建设。学生按照学生自愿、学校随机分派并兼顾多元相结
合的原则被分配到相应书院。学习社区充分尊重与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
生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主体活力。书院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让他们尝试从多学科视角研究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有利于丰富学
生的知识结构,积累社会资本。书院为学生营造出高品质的、舒适的生活和学习
氛围,包括学生生活的食堂、厨房、洗衣房; 包括学生学习的多媒体共享空间、
创意实验室、自修室及阅览室、小组研讨室、谈心室; 包括学生文体健身活动室、
书院艺廊、音乐室、多用途活动室等。
(3)守正创新的非形式教育
高度重视非形式教育。非形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是采取非课堂教育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自信心、责任感和人际关系技巧。书院提供众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的非形式教育机会,涵盖语文、创意、论坛讲座、康体、文艺、科普教育、多元文化、师友计划、学生辅导、实习、服务学习、海外交流等,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五、我国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的基本情况
(一)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的总体情况
早在 2000 年浙江大学就成立了书院,特别是自 2005 年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开始探索书院制改革以来,我国内地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书院制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参考刘海燕统计,其他数据来自网络),截止 2020 年 1 月底,已有61 所高校成立了 209 个书院(见表 1)。
 
 
 
 
 
 
基本情况如下:
1.我国内地共有 29 所原“985”“211”高校成立书院 78 个,18 所普通本科高校成立书院 55 个,14 所民办和职业院校成立书院 76 个;
2.书院制在“985”“211”高校推行的较早,高校数量占推行书院制高校
的 47.5%;
3.高等教育发达的北上广江浙陕等省份高校书院制开展较多,共 33 所占比
54%
4.各高校成立的书院数量不等,但总数均不超过 10 个,有 21 所高校(占
三分之一)仅有 1 个书院,处于试点状态;
5.探索书院制的高校逐年增多,书院制逐渐从最初的重点高校拓展到普通
院校、民办院校和职业院校,由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推广至全国多省区。
(二)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的分类比较
随着内地高校书院制的不断推进,各高校书院制发展差异逐渐显现,模式日
趋多样化。我们依照书院制构建重点要素,选取了书院制开展较有特色的 10 所
高校进行分类比较书院实践的差异化表现主要有:
1.大多数高校推行书院制都经历了由试点到多点,由新生开始推行逐步过渡
到全覆盖,由局部到整体的多年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2.大多数高校的书院是实体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学生工作;部分高校书院由
本科生院统筹,学生工作由书院和学院共同负责。
3.各高校书院教育都以第二课堂教育为主,部分高校书院还负责通识课程教
育。
4.高校书院制的教育理念,多定位于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少数高校定位于
素质教育。
5.部分高校书院制覆盖全体本科生,且实行全程书院培养;部分高校只对低
年级或分校区的学生实行书院制;一些重点高校的书院仅培养少量精英学生。
6.多数高校按照学院或现有住宿区域直接将学生划分到书院,按大类融合、
学科交叉方式混合住宿;少数高校是由学生随机选择、书院审批方式入院,学生
完全混合住宿。
7.各书院均高度重视导师工作,重点高校师生比多在 1:10 以内。普通高校
由于书院学生人数较多,导师数量不足,多选拔导生做补充,师生比在 1:30-1:50
之间。
8.2017 年太原理工大学云顶书院,依托创新创业基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
行混编,但不实施集中住宿,是书院实践的一种新探索。
六、现代大学书院制度教育理念的比较
中国大学在推进书院制改革的过程,首先要为书院确定一种教育理念,有的
书院选择博雅教育,有的选择通识教育,有的选择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使用博雅
教育和通识教育过程中,概念比较混乱。这里对这三种理念做一个简单介绍,便
于决策选择。
(一)博雅教育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称自由教育,发端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主要是相对于针对奴隶开展的“职业教育”,而对上层社会的少数自由民所开展的非职业化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知识渊博和品质高雅的人才。博雅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博雅教育指的是对上层社会的“自由民”的教育;在 17-19 世纪的英国,是针对绅士阶层的教育,Liberal 的意思是“文雅的”“宽宏的”“绅士般的”,
Liberal Education 被理解为“适合于绅士的教育”;到了 20 世纪的美国,变成了对所有公民的通识性教育,Liberal 的意思演变为“自由的”“解放的”“通识性的”,Liberal Education 被理解为“适合于自由人的教育”,因此 Liberal Education 也被译为自由教育。
博雅教育的内容,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是“三学科”:文法、修辞和逻辑;
到了中世纪时新增“四学科”:算数、几何、音乐和天文学。现代博雅教育内容
涵盖甚广,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形式科学(数学、逻辑学等)。
(二)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起源于美国,它是美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创新。通识教育它是针对“专业教育”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其任务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也叫“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 30 年代。现在一般认为美国通识教育的起点是1917-1919 年的哥伦比亚大学。1917 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一门“当代文明”的通识课程,后来在美国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很多高校纷纷效仿;1940-1945
年在美国掀起了第二次通识教育高潮,标志性的成果是哈佛大学 1945 年的著名
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红皮书;1978 年哈佛大学进行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改革,掀起了第三次通识教育运动。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指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
二是作为教育的内容,广义的通识教育应包括除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内容,
狭义的通识教育,仅指那些被大学称之为通识课程的内容。通识课程包括人文学
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它是弥补专业教育的单独模块;
三是作为一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模式是相对于专业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
通识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前者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
力培养,后者重视智力发展和知识传授;前者重视为职业生活打基础做准备,后
者重视培养娴熟的专家;前者体现的是“社会中心”和“经验中心”,后者体现
的是“课堂中心”和“学科中心”等
通识教育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没有得到固化,核心
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文化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目前很多
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实际上仅仅把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课程教育来进行,没有将
其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部过程,这是最突出的问题。
(三)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SuZhi Education,庞海芍、沈文钦、侯定凯提出,将素质教育译为“SuZhi Education”,被收录入 Springer 出版的《教育哲学与理论百科全书(2018年在线版)》2 ),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它是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和分类。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
己任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 20 世纪 80 年代针对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
的,90 年代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思想理念。上世纪末基本形成了大学生应具备
“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结构共识,其中文
化素质教育一直处于非常薄弱的位置,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家采取了一
系列举措,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这一举动在推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力图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贯穿于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教育,也是贯穿于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方位教育;素质教育弥漫性地渗透于整个高
等教育体系,素质教育高于并统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渗透并通过课内培养和
课外培养来培养学生。
(四)素质教育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的比较
与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见表3)
从针对的问题来看,博雅教育针对的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专
业教育”,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同时也针对过窄的专
业教育。
从培养的目的来看,博雅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主要培养上层社会的少
数“自由民”,任务是培养他们的渊博知识和高雅品质;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
生,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培养的内容来看,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主要开设通识性课程和非形式教育,通识性课程相当于中国的文化素质课的内容;素质教育中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广泛的内容,更多样化的途径。
 
 
 
 
 
 
 
 
七、我国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的经验与问题
我国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育人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经验,同
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了解这些经验和问题,对我们开展书院制育人模式试点具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在教育领域引起
较为广泛的关注,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实施书
院制的高校,结合本校情况进行积极的书院制改革和探索,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
效,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
1.开展通识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书院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将通识教育作为
专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在实践中不断扩大通识教育的比重,拓展通识教育的
形式,有效弥补了专业教育存在的缺陷。大学书院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主要
通过非形式教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书院学院分工,课内课外融合
书院制模式下,学院和书院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学院“以学科
为中心”,书院“以学生为中心”;学院以专业教育为己任,书院以通识教育为
己任;学院以第一课堂为主,书院以第二课堂为主;学院实施形式教育,书院实
施非形式教育;学院主要负责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书院主要负责教学计划以外
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教育和书院培养,互相补充,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3.实行混合住宿,促进学生交流
书院模式下实行混合住宿,形成了新的住宿结构,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
景的学生,编入同一个书院,住进同一个宿舍。混合住宿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
的学生创造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跨专业、跨领
域的交叉学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朋辈间的教育、启发、带动、激励等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4.完善宿舍功能,实行社区化管理
书院制模式下,实行社区化教育管理。以学生宿舍为平台,构建起学生学习、
生活、交往的新社区,负责学生的素质培养,建立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相匹配、
相补充、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书院一般具有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和相应
的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心灵交流、思维碰撞、潜能拓展的各种平台,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温馨之家。
5.实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学习生活
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倡导导师在书院生活,与学生面对面接触,通过提供
指导、咨询和科研参与机会,由导师为学生的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专业与学术
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提升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实行导师制更好地发挥
了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作用,更好地解决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分离的问题。
导师制是书院制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书院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6.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书院就像一个小社会,融生活、学习、居住、服务于一体,对学生人际交往
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社会价值观与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
根据学校安排,成为书院的成员,书院通过各类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通过开展
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了不同学科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增长学生的知识,展现
学生的才艺,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内地高校推行书院制存在的问题
书院制在我国内地高校中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实施的范围还不够广泛,研
究和实践的经验积累还有待提升,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同层面的问题。
1.教育理念难转变,教育功能难发挥
实行书院制,不是简单的学生住宿安排方式的转变,也不仅仅是学生工作模
式的转变,而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部分高校在书院制的实践中还不能快速转
变教育思想观念,缺乏对书院教育的系统规划,对书院的建设只停留在表面。对
书院制管理模式的认识和研究不够全面,借鉴其他高校经验时缺乏科学的调查研
究,书院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以学
生为中心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书院开展的教育活动与学院没有明显的区分度,丢
掉了书院建立的初心。
2.文化内涵建设薄弱,特色文化氛围缺失
书院的文化内涵是书院精神的表现,每个大学都有自己长期积淀的文化,一
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成,需要长期的时间积淀。各高校正在实行的书院制改革,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都处于模仿和借鉴吸收的阶段,虽然书院的
硬件设施得到相应的改善,相关的形式也建立起来了,但只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学
生事务管理上,文化内涵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书院的文化传承所做的工作不
多,对传统书院精神的研究和继承比较欠缺,书院品牌活动及育人体系缺少特色。
3.管理效率不高,沟通协调性差
组织管理是书院运行的基本保证,内地高校在实行书院制的过程中基本都建
立了学校层面的领导决策机构。在书院的组织框架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对书院的
功能定位不够清晰,设置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管理混
乱以及管理方向的迷失。一是工作协调性差。书院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文
化程度存在差异,服务意识较差,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二是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书院与学校、学院组织机构相冲突,学生管理机构复杂化,工作强度增大,奖励
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学生缺乏学院或专业的
归属感。
4.导师数量不足,导师制面临困境
导师制是书院制的核心制度,但导师制在我国高校书院中发展的不太理想。
一是导师数量不足,精力有限,生师比居高不下。在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又要进书院与学生有比较密切的交流,确实分身乏术;二是导师投身书院的动力不足。中国大学的科研评价导向与书院发展目标不一致,在现有科研至上的评价导向下,导师缺乏投身书院的热情和动力;三是导师的利益回报与付出不匹配。现实困境会催生导师的抵触情绪,进而大部分导师都不愿意加入到书院的建设中来。
以上这些问题,是影响书院制实施成效的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转自《大学素质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

湖北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