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期(总第9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8年6月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1.中心承办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等教育分会年度计划研讨会。2018年4月21日,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2018年度计划研讨会在武昌理工学院召开。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总顾问陶宏开,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向显智,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会长、武昌理工学院校长赵作斌等出席,研讨会由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秘书长王元璋主持。
会上,参会代表踊跃发言,对高教分会2018年度工作提出了各自独特的具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赵作斌会长对2018年工作计划的设想重点是八个方面,一是定位,通过建成高校素质教育智库,对素质教育予以定位。二是目标,要确立分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三是任务,尽快把今年的重点研究任务确定下来。四是平台,下大功夫加强平台的建设包括人文社科基地等。五是经费,武昌理工学院和广信集团可以提供经费支持分会发展。六是成果,成果的推出和成果的转化问题要重视和进一步探讨。七是载体,要创办自己的高质量杂志。八是影响,加强宣传力度,扩大高等教育分会的影响,赢得话语权。最后,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向显智作总结方言,庆贺此次大会圆满成功!
2.赵作斌教授赴南京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重大攻关课题中期检查汇报会。2018年5月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南方片区)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举行。参加本次中期检查汇报的课题共17项,其中,重大攻关课题6项,重点调研课题11项。我校校长赵作斌教授主持的重大攻关课题“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以武昌理工学院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例”名列其中。汇报会上,赵校长分别从“开题专家意见修改调整内容、阶段性研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下一步主要研究内容和即将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五个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研究进展情况。评议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并查看阶段性成果后,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以及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对课题组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3.“素质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6期“高校思政”栏目刊发了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涂方剑教授、民办大学素质研究中心颜海教授的“素质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一文。该文分别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动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素质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实现路径三方面进行论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当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主要通过素质导师和学生互动来实现。
4.中心开展专题讨论会。2018年6月8日,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行政楼七楼会议室参加由赵作斌校长主持,王元璋顾问等领导参与指导的《创新素质培养教程》、《素质教育学原理》等书稿编撰专题研讨会。会上,科研人员们畅所欲言、积极研讨,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困惑。在听取了科研人员们的发言之后,赵作斌明确了《创新素质培养教程》、《素质教育学原理》的修改思路,为接下来的提纲修改及书稿撰写指明方向。
素质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涂方剑,颜 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当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素质导师和大学生这一主体互动来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要坚持实践育人理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一项重点工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动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和扩大,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领导体制、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后勤社会化等各项改革推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否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添砖加瓦,其教育模式的创新显得十分必要和至关重要。
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等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凸显,大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存在较大反差;高等教育大众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就业方式转换等现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成分复杂化、评价标准弹性化、思维模式多样化、成长压力扩大化和活动方式离散化等新特点的显现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教育界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倡导与推行,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部分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虽然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入党愿望和动机,但是在行为和价值取向上还存在差距,动机多元化;部分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注重自我发展;缺乏应有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正义感。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更是重中之重。学会做人,学会共事,学会辨别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构建精神支柱。所有这些都是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使命,完成这一时代重任,必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是现行教育模式变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提升大学内涵、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当前还存在四个“不相适应”,即教育理念与当今社会现实不相适应;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教育方法与当今信息手段不相适应;教育体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不相适应。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素质导师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当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由单一管理型向共情共感型转变;由显性教育型向隐性教育型转变;由分散教育型向合力教育型转变。为真正实现上述转变,武昌理工学院创新地提出并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素质导师制。
素质导师制是以培养大学生通适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为目标,以“六导六督”为基本职责,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通适素质拓展师、测评师五种角色为一体,专职从事大学生通适素质教育的育人工作者。
“五位一体”的角色定位。一是教师的角色。素质导师同专业教师一道共同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二是辅导员的角色。素质导师理所当然要承担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三是班主任的角色。素质导师承担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包括入学教育、宿舍管理、校园文化活动、贫困生资助服务、学生组织纪律及安全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等基础性服务工作。四是素质拓展师的角色。素质导师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五是素质测评师的角色。素质导师通过搜集和处理素质表征信息,依据测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并按照一定的测评方法和要求实现对学生通适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科学评定,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六导六督”的职能定位。素质导师专职于大学生通适素质的培养教育,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六导六督”。“六导”即对大学生进行人生引导、品德教导、心理疏导、学业、就业、创业指导。“六督”即督促学生“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三能”(能认知、能内化、能践行)、“三习”( 预习、复习、练习)、“三问”( 敢问、勤问、善问)、“三多”( 多读书、多实践、多交流)、“三省”(内省理想信念、自省品德修养、反省言行举止),是素质导师职责与学生成长需求的必然体现。
素质导师制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一是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通适素质教育学院指导协调、各学院全面推进、素质导师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新的管理体制既保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素质导师制运行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学院层级的主导作用并充分调动素质导师的主体作用;新的管理体制具有主导性、协调性、联动性、层次性等显著特点。二是构建了素质导师制有序、高效运行的层级机制,具体包括:校级层面的宏观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大学生“三观”的发展方向,指引大学生的政治道路,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学院层面的指导协调机制,通过统筹实施全校学生的通适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各系统、各部门协同。素质导师层面的协同推动机制,其作用是促进专业教师和素质导师协同,共同完成大学生通适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层面的自我教育机制,其作用是在素质导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三是建立了有利于素质导师“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贯穿于素质导师选聘、使用、培训、考核、评估、职业发展等各个环节阶段。具体包括:素质导师准入与退出制度、选拔制度、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实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转变观念,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和主导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素质导师和大学生这一主体互动来实现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肯定教育者——素质导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主体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经过大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训练和自觉运用、自我内省,才能转化为其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素质导师制模式以素质导师为育人主体,明确素质导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同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实行“六导六督”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和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二是充实内容,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实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存在单调空泛等弊端,导致大学生知“五观”而不践行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就必须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引,精选、充实对学生发展终生受益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使其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素质导师制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产物,既注重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同时也强调大学生人文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的教育;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博览群书、成功内省、素质拓展、素质测评等丰富多彩、贴切贴心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改革方式,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要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引导受教育者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认识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德和陶冶情操。与此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和过程性,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单一方式,努力把课堂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让受教育者在行动中学习和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素质导师制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课外咨询、榜样引领、典型激励等多种途径和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德育认知转化为实践,内化到自身,落实到行动。素质导师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测评师,就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化程度进行测定和评价,以“践行”为标志,判断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量”的高低。素质导师职责规定要督促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交流;督促学生敢问、勤问、善问;督促学生内省理想信念、内省思想品德、内省行为文明。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素质导师制模式既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指导;既注重学生接受和了解了多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内容,又注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化与践行;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性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通过全程和定点实践、教化与内省教育、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校内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动员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四是创立体制,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素质导师制模式针对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创立“以集中垂直领导为核心,以横向协同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社团(宿舍社区)管理为点,以咨询服务为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制。
以集中垂直领导为核心,以横向协同教育为主线是指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将分散在各院(系)的素质导师集中起来,成立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思想政治课部、体育教研室、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测评中心等部门组成的“通适素质教育学院”,明确职责、职权,实现责、权、利的统一;通过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力量,克服“两张皮”和“碎片化”,协同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组织素质导师开展德育实践、教学和研究,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精干、专业化”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并使这支队伍逐渐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以学生社团(宿舍社区)管理为点,是指以学生社团(宿舍社区)为阵地实施学生的教育管理。在组织形式上学生既由归属院系管理,同时也由其所在社团(宿舍社区)组织进行教育管理。素质导师队伍分派在各学院,也分散于各个学生社团(宿舍社区),实现教育、指导、管理、咨询服务的有机统一。
以咨询服务为面,是指在改革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工作关系的同时,强化学生工作体系的服务职能,将人本理念付诸于教育实践。建立和完善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与需要的咨询服务体系,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咨询服务之中。通过设立一站式大学生服务中心,构建大学生成才咨询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勤工助学服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成功人生和学习指导咨询服务等,努力实现在各项咨询服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盛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4月.
[3]涂方剑,王海涛.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91.
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节选)
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释义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来解释。所谓宏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持高等教育系统规模稳定或小幅增长的背景下,通过调整或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质量的方式,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更好的功能。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互动等,就是说不仅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而且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因此,宏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善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等。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及其功能的发挥。有人将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同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实际上二者之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眼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就是人才培养职能,但高校还承担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如果这些职能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人才培养服务就是内涵式发展所关注的;如果是单纯的发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就不能归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范畴。因此,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很显然,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树立或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和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健全个性化、更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培育优良的教学文化,等等,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概而言之,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言,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意旨在于从提高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出发,改革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各种体制机制,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建构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功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吻合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高等教育意愿,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政策,内涵式发展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内涵式发展政策就是要解决好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品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壮大起来,以发挥更大更好的功能。从内涵式发展政策演变看,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从“推动”到“实现”,表明内涵式发展已经从发展方式要求转变为发展方式与发展目标相统一的要求。实现内涵式发展,尽管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路径是不同的,但都应紧紧围绕建构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功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有效举措保证政策落地、产生实效、达到目的。
二、宏观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在宏观层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体主要是高校主管部门,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党委和政府落实政策的杠杆很多,包括制定规划或计划、资金支持、审核批准、扩大自主权限、评估、评优并予以表彰奖励等。比较而言,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在宏观层面,要达到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内涵式发展更应重视以下三种路径。
(一)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强化高校特色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高校采取了比较宽松的领导管理方式,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办学的自主性增强。与此同时,在办学的很多方面政府的管控依然严格,包括招生计划、专业开办、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人员编制、师资聘用、管理与评价等都受到政府的直接管控,高校办学自主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人才培养出现趋同现象,特色不足。高校不能自主办学,难有特色化发展;没有特色,或者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便难有内涵。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解决高校办学自主性问题,为高校特色化发展创造条件。政府应当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指标制定、人员考核、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高校,为高校自主办学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和行政文化氛围。应当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控和资源配置手段,引导高校特色化办学,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改革探索,推动每一所高校办出自身的特色。应当以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帮助高校解决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人才培养的重大障碍问题,如校企合作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问题,使高校能够开拓办学空间,提高办学的社会适应性,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 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差异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政府是国家利益的实现机制,是全体国民利益的维护者和实现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监督者和保障者。政府掌控着主要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权,政策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今天的高等教育与国家利益、国民利益、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密切,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央政府公共财政应从国家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出发,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资助力度,支持部分大学和学科向世界一流迈进。对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等教育,中央财政应当予以重点支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要的能力。我国高校的主体部分是地方院校,地方高校不强,不可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应当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治理职能。地方政府应从地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出发,以增强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优先发展要求加大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校的财政支持,在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发展、特色发展和优势建设,全面提高省域高等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三) 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和吸收更多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优质资源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贫乏的突出表现,这个问题在各级各类高校都有表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应当引导优质资源建设方向,为高校开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为高校对外合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推进与国外高水平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交流。尤其是要为中外合作举办校区、开办教育项目等提供更宽松的条件,加大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力度,以补充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同时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办学条件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提供借鉴。
三、微观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尽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是由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的实施需要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努力,但从根本上说,内涵式发展必须落实在高校人才培养上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因此,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策,各级各类高校既要承接宏观层面的要求和影响,又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宏观要求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将宏观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促进效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建设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与建设,构建内涵更多、水平更高、质量更优和效益更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有效的学习体验
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课程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但主渠道是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进程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来计划的,人才培养的成效主要是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来考核的。因此,课程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往往决定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课程教学的内涵往往代表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改变高校课程教学内涵单薄、教学水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简单地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特别是要改变一讲到底、满堂灌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讲授、探究、实验、调查、讨论、展演、汇报等各种教学方法于一体,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亲身实践、有效体验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深层的自主学习。
(二)多渠道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涵
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教材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更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范本;教师以教教材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以掌握教材知识为学习目的,其他教学资源很少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我国高校成为了“一本书的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利用充分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我国高校一般都比较重视图书馆、实验室建设,但图书馆资源常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和利用不足。这些问题不仅与课程教学对学习的要求流于肤浅有关,而且与教育教学资源单调、可利用性不高以及服务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应当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尤其应当开发适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重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发展合作教育,开辟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渠道。高校还应当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充分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校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通,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构建弹性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刚性化,统一要求有余、个性化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与教学管理陈旧落后有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采用垂直的行政管理方式,校长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主要决策者,教务处处长和教务处各部门负责人为学校决策的主要咨询者以及决策的主要实施者和监督者,各二级院系往往是被动的学校统一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者,二级院系灵活机动的权限非常有限。所以,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从培养方案到课程修读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和毕业要求等都大同小异,学科专业特点没有受到重视。尽管很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选课制、转专业制度、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但由于理念陈旧、思想保守,这些制度往往徒有其形,没有真正保障学生接受弹性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尤其要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学分制、选课制、转专业制度、双学位制、学生评教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中,注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元素,贯彻立德树人、教书人的精神,赋予教学管理制度更多的人文关怀属性。要改革过度行政化的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各类教学委员会制度,在教学管理中尊重教师的参与治理,保障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得到遵循,为人才培养的弹性化、个性化创造条件。改革教学管理作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价值观,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出发,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培育高品质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种校园氛围,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但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取决于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学,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便习以为常,养成某些品质。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影响却恒绵久远,常常会伴随学生一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底蕴浅薄,教育教学氛围浮躁,师生教学功利化倾向严重,如此难以有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敬畏学术、尊重人性、热爱真理、亲爱良善的人文氛围,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紧密联系、相互理解、共同切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提倡尊师爱生的风气,为师生心灵对话、智慧碰撞、情感互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教育教学文化逐步沉淀下来,塑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筑牢人才培养的文化根基。(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