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期(总第7期)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04-08 阅读:

 

湖北省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7年第4期(总第7期)
武昌理工学院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                                                                                      2017年12月
   
 
              中 心 事 记
              研 究 成 果
              研 究 动 态
 
 
 

中心事记
           
 
 
1.中心开展《论素质》专题研讨会。2017年11月18日,成功素质教育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校行政楼七楼会议室参加由赵作斌校长主持,王元璋常务副校长、科研处处长曾繁华等领导参与指导的《论素质》系列论文专题研讨会,会议成员分别对《论素质——素质概念新解》、《再论素质——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修改思路积极研讨,发表意见。在听取与会人员的建议后,赵作斌校长充肯定部分人员新的修改思路,并发表个人的观点,会后对系列论文的修改与撰写工作做了整体要求部署。
2.中心召开2016年度开放基金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汇报会。2017年12月1日上午,召开由武昌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王元璋主持的2016年度开放基金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汇报会,该会议在行政楼六楼会议室举行,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黄红霞、科研处处长曾繁华和课题汇报人王海涛、吕西萍、汪庆、张凌云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首先由课题汇报人就各自所负责的课题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困难及后续课题研究的计划和布置情况作了汇报,王元璋认真听取汇报,对课题负责人所提的建议和困难进行了解答,同时对他们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希望他们能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完成任务。
 
 
 
研究成果
 
 
 
2017年11月,涂方剑、王海涛等著《大学素质导师制理论与实践》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素质导师制是大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涂方剑,王海涛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本文阐述了素质教育与素质导师制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推行素质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揭示了推行素质导师制的必要性,探讨了推行素质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导师制;“六导六督”;立德树人    
任何思想的来源都是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出现并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同样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社会背景。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产物。素质导师制的提出更是基于我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而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育人新体制。
一、素质教育与素质导师制
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渐进成熟、完善,正逐步引发着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成共识。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它属于大教育观的范畴,揭示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手段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把握。
素质教育有两个基本维度。首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也就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缺一就不完整。全面发展是一种共性的要求。其次是自由发展。自由发展是指每个生命个体由其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影响所决定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和发挥,个体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显然,自由发展是一种个性化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寓于人的自由发展之中,人的自由发展应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发展就隐含着自由发展。正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一种理想状态,又是一种现实发展,素质教育也体现出教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素质导师制是为实施素质教育而创建,以素质导师为专门育人队伍,以培养学生通适素质为专门职责的新型育人制度。其基本组织形式在我国高校施行了近半个世纪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并首创通适素质教育学院和各通适素质教育教研室。其职能和目标定位是,开展对学生的“六导”“六督”。“六导”是指:一是人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先进的观念;二是品德教导,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三是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自尊自信,克服失败因子;四是学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五是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到就业方向、规避就业风险,实现顺利就业;六是创业指导,指导学生尝试创业、实现创业。
“六督”是指:一是督促学生“三会”,掌握基础理论,督促学生奠定厚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基本知识,督促学生掌握扎实的实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督促学生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二是督促学生“三要”,要内化,督促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要践行,督促学生实现科学的既定目标;要创新,督促学生打破守旧的思维定势;三是督促学生“三习”,预习,督促学生课前了解熟悉所学内容;复习,督促学生课后理解记忆所学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夯实专业基础;练习,督促学生课中掌握运用所学内容;四是督促学生“三问”,鼓励学生质疑,在每个教学单元,对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和质疑的均可提问,并督促每名学生给老师提三个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督促学生“三多”,多读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实践,督促学生参与广泛的实践锻炼;多交友,督促学生结交更多的知心朋友,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广阔的社会中锻炼自己;六是督促学生“三省”,内省理想信念,督促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内省思想品德,督促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秉性;内省行为文明,督促学生培养文明的行为举止,通过学生对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文明等方面的反省和体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在培养大学生通适素质的同时,使之与专业素质互动并耦合,逐步内化,提升为成功素质,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素质导师制反映了时代对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认真推行和长期实践这一体制,必然带来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促使他们实现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
二、推行素质导师制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理论是推行素质导师制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实际需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素质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素质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据此,素质教育应从个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促进素质内涵的诸要素协调发展,使观念、品格、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素质皆得以提升,实现在一般发展中突出重点,在重点发展中顾及一般。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忽视哪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都会背离素质教育的主旨。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可以从专业素质教育、通适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三方面着手,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发展。其中专业素质教育主要解决“做事”的问题;通适素质教育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创新素质教育主要解决“创新”的问题。作为主要解决“做人”问题的通适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素质导师制基于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突出通适素质发展的考虑而提出,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大学生通适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也是真正实现人的全面、个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依据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核心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当下大学生的深层次素质缺陷集中表现为通适素质欠缺或缺失,如缺乏远大理想、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吃苦精神;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淡漠;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抗挫折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可见,大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把作用力和着力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尤其是通适素质上。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上的人文知识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和训练,对系统培养学生的通适素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具备像专业教育那样有稳定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我们愈发感到,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或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难以系统培养学生的通适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其“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和保障”等机制。素质导师制从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塑造大学生的通适素质出发,强调在全学程通过与培养对象的全时空交融,对他们的课内学习、课外生活、思想道德、意志品质、身心健康等施以全方位培育与引导,体现了对大学生健康人生的深层人文关怀和素质塑造。从这一意义上讲,素质导师制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 16号文件精神的新举措,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扬弃、发展和创新,是大学生渴望成人成才与追求成功所真正期盼的高等教育育人体制。
三、推行素质导师制的必要性
(一)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的需要
大学生素质结构是指大学生各种本质属性的综合,是多方面素质构成的整体,在内在要素和层次之间起着重要的功能联系,并且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的构成[1]。当代大学生把全面优化素质结构作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注重思想修养,注重知识积累,重视能力锻炼,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渴望成材,立志有所作为,力图把自己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
第一,结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素质结构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结构,这个结构是由众多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分结构组成的统一体。各种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体结构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结构的某一方面发生缺陷,必然造成素质发展的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呈阶梯型,即知识结构强于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强于方法结构,方法结构强于品格结构,品格结构又强于观念结构。
第二,结构内容发展不全面。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内容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说都十分广泛。从复合型人才横向素质结构分析,主要包括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五大体系结构。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在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从目前大学生素质内容的发展来看,既存在着片面性,又存在着肤浅性。比如,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却缺乏基本的政治修养;有改革的思想,却缺乏创新的意识;有求知的欲望,却缺乏刻苦的精神;有远大的抱负,却缺乏实干的精神;有自立的要求,却缺乏自律的能力;有爱美的追求,却缺乏审美的水平;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素质内容发展上还很不完整、不全面。
第三,素质水平发展程度不高。素质的内容无论从总体还是从个体来分析,都有一个发展程度问题,也就是水平衡量问题。具体来说,一个人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素质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程度较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和形势所要求的高水平,特别是在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修养水平、创造水平等方面,都还处在中低程度上[2]
以上大学生素质结构上失衡,归根结底主要是通适素质与专业素质的不匹配,抑或是缺乏通适素质的培养以及与专业素质的融合。素质导师制的推行将着力于大学生通适素质的培养教育以及和专业素质的深度融合方面,有效克服素质结构失衡的态势。
(二)弥补大学素质教育制度缺陷的需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多年,如今党中央又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进一步指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但总体来讲,素质教育的践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的制度缺位。
教育制度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内生性资源,它规范着素质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减少教育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降低教育费用;同时能明确教育利益主体的获利行为并加以有效的激励和保障,以发挥各要素的效用最大化。所以践行素质教育,使之具有实效性,真正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
素质导师制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推行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新型制度。其职能定位是通过六导六督对学生开展通适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通适素质的同时,使之与专业素质有机结合,逐步内化、提升为成功素质。素质导师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在工作职能上,过去的学生工作侧重于以管住学生、稳定秩序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属于管理机制;素质导师制下的学生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标,将通适素质教育纳入培养目标体系,是一种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职能于一体,全面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在角色定位上,过去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的是“以管为主”;素质导师制把素质导师从“管琐事”中解放出来,变“管”为“导”,致力于对学生“六导”,成为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导师”。
(三)强化大学素质教育队伍建设的需要
在队伍建设上,许多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由于来源渠道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岗位发展受限,“临时性”、“过渡性”、“兼职性”问题突出;素质导师制要求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准入、培训、考核、晋升、激励、淘汰等制度和规定,使素质导师向终身职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改辅导员、班主任制度为素质导师制,是贯彻和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育人机制的创新。
四、推行素质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素质导师制反映了时代对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认真推行和长期实践这一机制,必然带来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促使他们成人成才成功。
(一)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素质导师制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追求成功的迫切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纳入育人的全过程,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提高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已成为学生的共识。不少高校的辅导员都把自己看成学生的“管理者”,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育人者”。有些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往往是空洞的简单说教,流于形式。而素质导师制最大的转变是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方面的观念、职能和方式的变化。另外,素质导师的工作必须以通适素质教育为主线,占领“两课”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旨在提高学生通适素质的各项活动;素质导师还需变“管”为“导”,改进方法,致力于“六导”,做学生真正的“导师”。在素质导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学习与研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明显地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素质导师制突出对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意识的培养,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实际,通过自发成立形式多样的自习小组、学习互助小组、试验发明小组等锻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课堂互动和探索式、创新式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时尚,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和宣传促进团结互助、诚信礼貌、关爱他人、扶贫助弱、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
传统辅导员制实施过程中,管理工作牵扯了学生工作队伍的大量精力。素质导师制把管理能力纳入学生通适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确立“在自我管理中提高管理能力”的理念,学生的“理时”、“理事”和“理财”意识普遍增强,并在学生自我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导师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模式。
素质导师制既不同于辅导员制,也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本科导师制。素质导师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除需指导学生的学业之外,更注重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导师基本职能包括“六导”和“六督”,尤其是在通适素质拓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开展多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广泛参与的热情,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五)有利于强化素质导师队伍建设
素质导师制是包含一系列关于素质导师的准入、使用、培训、提升、考核以及退出的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本身既有助于增强素质导师的职业认同,也能促使素质导师自身素质的大幅度提升。“把学生工作当成事业,素质导师作为终身职业”已经形成共识,同时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素质导师制推行客观上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素质导师队伍。由于素质导师的工作岗位永远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不仅要求素质导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同时,还要求素质导师具有相关的专业本领,加强对学生的学业与就业指导,与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指导与管理工作中全时空接触,成为学生亲近和信赖的群体。素质导师制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是对创新高校育人机制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3]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   赵作斌.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王书会等.现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   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9]   陈剑.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模式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 2013(1).
[10]靖国安.本科导师制:高校教育育人的制度创新[J]. 高教教育研究, 2005(5).
[11]谭春娇等.本科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J]. 计算机教育, 2015(5).
 
 
 
 
 
研究动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推动”到“实现”
瞿振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必须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到42.7%,正快速迈向普及化,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正是这一主要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动表现。“有学上”的问题初步解决了,“上好大学”的问题又凸显了;一些大学和学科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缩小了,不平衡的问题又突出了;东部地区发展了,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又明显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下力气“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些矛盾的存在,并非今日始,而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为解决这些矛盾,党的十八大就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围绕“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推动”提升为“实现”,这是从柔性到刚性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升级换挡,也是面对当下个别高校的思想还停留在外延式发展的思路上,还在纠结于规模扩张、校名更改、土地扩大、层次升格,还没有适应发展方式换挡要求的背景下的一个必然要求。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育的奋斗目标。人民希望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这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个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民族素质的提高。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是高校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逻辑。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一贯要求,既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又要让广大学生都有本领、个个出彩。要通过分层次的教育质量标准,引领高等教育以多样化的教育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需要。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实在课堂里和教学活动中,加快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社会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加快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必须坚持调整结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区域发展布局结构的调整,不仅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教育与地方发展、行业发展的融合问题,有利于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经常说,要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内涵式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要坚持把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立教之本。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指明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只要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就一定能够办好,高等教育强国梦就一定能实现!(来源:《日民日报》)
 
 
 
 
 
 
 
 
 
 
 
 
 
 


耿俊茂: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原则探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张官禄: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分析与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0(4).
张群梅:制度缺位:影响素质教育有效性的内在因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